卡塔尔航空港产空姐分享疫下辛酸 2年没见家人 最大挑战系呢样
2019年底新冠肺炎来势汹汹,疫情瞬间蔓延至全球,航空业几乎停顿,不过随着部分国家宣布与病毒共存,放宽入境限制,行业逐渐重现生气,近日甚至有航空公司邀请离职员工“回巢”,盼望最艰难时期过去。疫情下在天际翱翔并不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于卡塔尔航空工作的港人空姐郭倩婷(Denise)回望过去2年感受至深,由于入境香港须在酒店隔离,她只能长驻卡塔尔首都多哈,两年多来都没与香港家人团聚,只能一直用视讯通话联络,世界的巨变让她领悟到“有得飞返去屋企,要好好珍惜同屋企人相处嘅时间”。
现年32岁的郭倩婷甫毕业即进入卡塔尔航空任职空姐,至今已有7年飞行经验,见尽疫情前后变化。疫情高峰期,空姐须穿上全副个人防护装备(PPE)工作,口罩、眼罩、手套、防护衣必不可少,虽能降低感染风险,但亦增加与乘客沟通的困难,她形容“好似声音出唔到嚟咁”,亦成为工作时最大的挑战,“所有嘢都要问三次,先知道大家讲紧乜嘢”。而这段日子她最经常对乘客说的话,就是“我哋所有嘢都已经消毒过,唔需要担心”,希望借此消除乘客的忧虑。
郭又分享卡航特别加设的防疫措拖,每名乘客上机后都会获发一包防疫套装,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搓手液,而她主要负责服务商务舱的乘客,当商务舱派飞机餐时会加上盖子盖着食物,机上亦有免触娱乐系统,乘客可用手机连接座位后背的个人电视触控萤幕,机舱也会定期用紫外线消毒,希望尽量令乘客飞得安心。
疫情初期,大家对新病毒认知未深,亦惧怕后遗症,若迫不得已须出境飞往他国,都会如临大敌,她就曾遇过有乘客上机当刻才接到确诊通知,需要立即按指引将乘客带离,并消毒该乘客曾接触的范围。问到在疫情下工作有何深刻经历,郭倩婷忆述,有次服务一班飞往北非阿尔及利亚的航班,“见到成个经济舱都系白色”,因所有乘客都穿着PPE,而该程机要航行7至8小时,当时约八至九成乘客完全不进食,“连嘢饮都唔饮”。不过随着疫情缓和以及旅游业逐渐复苏,郭指现时只会见到零星几个乘客会穿着全副PPE。
卡塔尔航空会定期派员用紫外线消毒机舱▼▼▼
疫情高峰期时,航班大幅减少,飞一趟并不容易,相信不少人都没想过飞行是如此奢侈的一件事。郭倩婷一直长驻多哈,疫情前差不多每个月都可以利用假期飞回香港与家人相聚,但疫情爆发后入境香港须隔离,因此已有2年多没回家,让她觉悟日后要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她表示,一直以来工作都想为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现时会更留意乘客背后的故事,例如当中有人可能要飞回家乡见家人最后一面,“(疫情)令我对于其他人的需要更加sensitive(敏感)”。
郭倩婷隔离生活的兴趣▼▼▼
航空业大裁员是残酷的现实,郭倩婷幸运地没被裁走,但收入也难免受到影响,她指出,最艰难的时期每月飞行时数只有20至30小时,身边有空姐朋友被裁员后只能回自己的国家寻出路,如开设网上商店或任私人助理。虽然收入大减,但她没有放弃的念头,因认为其他行业市道也不景气,干脆继续任空姐,乐观面对,笑言“唔系飞就系屋企隔离,当系一个休息”,她会在多哈的住所种植物及焗蛋糕消磨隔离时间,同时转换心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新事物,如在多哈学车。而现时随着航空业复苏,她每月的飞行时数已回复至正常时期约100小时。
郭倩婷期望疫情尽快完结,上班不需戴口罩,可看到同事及乘客的表情与笑容,还有另一个原因,她笑说“因为真系有啲热,由其是我哋呢度(多哈)系一个沙漠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