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仔疫下难揾工!NGO设暑期义工实习计划 助大专生累积经验
文:社职
人人都说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但可以在学校里不断吸收知识、结交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把握机会走出校园,增广见闻。但因疫情关系,海外交流、暑假实习、义工服务等一些发展机会都变得遥不可及。大部份学生指出,疫情令原本的大学生活不似预期,亦影响未来“揾工”的竞争力,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有见及此,非牟利机构-社职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支持,举办暑期义工实习计划,提供超过25 多个实习职位,覆盖范畴多元化,包括数码营销、项目研究、设计、活动策划等,为参加学生提供最少六星期暑假实习机会,并提供津贴,希望学生可以透过实习汲取实战经验,丰富个人履历。
计划主办机构社职创办人兼行政总裁Matthew 表示:“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无可避免为大学生的就业前景蒙上阴霾。我们亦发现基层学生冀参与实习助未来“揾工”,但大部份实习都没有薪金或津贴,令有经济压力的基层青年放弃职场实战机会。虽然是次暑假实习计划津贴不多,但希望透过计划强化对基层青年的实习及经济支援。”同时,计划亦会招聘海外大专生,让学生可以结交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促进文化交流。他相信实习计划是双赢,社职可得到实习生的“后生仔”角度和意见,而实习生可以从职场实战之中吸取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升职场竞争力。
在职场见工面试中,除工作经验外,义工、实习、海外交流等经验也是毕业生面试加分的重要关键。去届实习生之一的Melody 同学坦言,是次实习与她修读的学科并无关系,但这正是她报名的原因,“我在大学修读化学,但因未来想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最后成功透过实习计划尝试其他专业领域,累积不一样的工作及学习体验”。Melody 表示,当她在求职面试中分享有关的实习经验,雇主都认为她积极进取,胜任市场营销相关职位,并表示这些实习经验让她在芸芸大学毕业生中更有优势。
另一位参与计划的同学Daisy表示,学校需要学生完成120小时Service Learning实习时数以达至学校毕业要求,但疫情令很多实体服务停摆,难以累积足够时数。Daisy 指出:“我本来很担心没有足够时数未能毕业,但最后除了可以一次过完成实习和累积够义工时数外,更可以接触到不同机构的受惠者,过程中亦感受到做义工的快乐及满足感,体会到社福界的工作意义。”
最后,Daisy 积极的工作表现得到机构肯定,即使未毕业都已获聘为机构长期员工。Matthew 表示:“虽然实习的工资或比做兼职低,但实习可以认识更多人脉。如果学生好好把握每个机会,实习的效益会比想像更大。在未来一年,社职将会与超过100 个非牟利机构合作,举办为期3 个月至1 年的实习计划,涵盖以青少年、长者、少数族裔、环保等为服务对象的机构。在甄选和配对过程中,合作机构可按其业务需要及发展,透过计划聘请合适的学生,为业务拓展引入创新视野。”
社职(Social Career)网址:www.socialcareer.org
facebook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socialcareerorg/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作者简介:
社职(Social Career)创立于 2015 年,是⼀家在香港注册,建基于科技的非牟利机构,亦是根据《税务条例》第 88 条获豁免缴税的慈善机构。社职得到香港赛⾺会慈善信托基⾦⽀持及捐助,建造⼀个⿎励普罗⼤众参与社会活动和义务⼯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