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法律系女生抑郁 遭老师指扮病欲寻死 吕秋远自爆受欺凌岁月

撰文: 热评
出版:更新:

文:吕秋远 台湾律师
(编按:近日一名台大法律系女生,因不堪压力情绪受困,向老师求助表示不能参加考试,却被对方以她装病为由拒绝,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女生在Dcard上发布想自杀的讯息,随即成为互联网热话,引发不少人讨论如何处理压力及情绪问题。)
我正在午夜11点出发的高铁上,往台中前进,准备要开一件羁押庭。法官很有耐性的愿意等我到凌晨1点,预计到几点,不知道,但是明天还是得要准时去处理别人的烦恼。
今天在互联网上,有个令人难过的消息。有个“我们认为的”天之骄子,也就是台大法律系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对于我这种每天都在跟悲惨与负面情绪搏斗的人来说,这个消息很令人难过。因为,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怎么做,在爸爸眼里都不怎么样的人。(现在可能也是啦!) 而且,我在国中的时候,曾经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网上疯传台大女生疑不堪压力而想自杀的贴文,引起各界关注。(《学校2017》剧照)

在33年前,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说,应该是种同学间的“冷暴力”,或是称之为霸凌。怎么说呢?在国中时期,我除了国文很好以外,大概没有太多东西值得与同学评比。家境不好、成绩一般、体育很差、身材肥胖,也就是国中女生不会喜欢的“那种”男生。那种是哪种?我也不知道,总之当时被排挤,其实我一点也不意外。

加上我当时的行为偏差。容我引用当年我形容跟父亲之间关系时,所写的故事片段:

“父亲对我的状况很失望。他没打过我,但是拿成绩单回家的时候,他那股冷峻的眼神直带杀气,就会让我心头千斤重。卡夫卡大概跟我有一样的感觉,当他决定要当保险员而不念法律之时,他父亲不发一语,只是用不屑的眼神看著他,让他不寒而栗。

所以,我只好作弊。

我作弊的方式很特别,有智慧型犯罪的味道。我不做小抄,也不翻书。我总是规规矩矩的考完试,发成绩单之后,把第五名的格子跟我是第十五名的格子用刀片割下来互调,拿这张新的成绩单影印后回家交差。 不过,还是被老师发现。我被狠狠的打了一顿,老师还威胁我要把我调离这个班。”

何止要把我调离这个班级?坦白说,当年的同侪压力,才是真正的可怕。对同学来说,我的品行不好、成绩不好、家境不好、体能不好,不欺负这个人都不好意思了。

台大法律系女生在Dcard上发布的文章,透露出想轻生的讯息,引起不少人讨论。(《少年的你》剧照)

霸凌最可怕是有意的排挤与忽视

霸凌,最可怕的不是殴打,而是有意的排挤与忽视。同学看你就像是瘟神,避之唯恐不及。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大概就是当大家在写毕业纪念册时,一个自己以为最亲密的朋友,在别人的卡片上写著,“吕秋远其实是我最讨厌的人。”无意中看到这张卡片以后,我只能沉默,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脸上火辣的耻辱感是什么。

那又如何呢?三年毕业后,考上建国中学,接著进入政治大学、台湾大学,拿到博士,当了律师。侥幸成名以后,偶尔作梦还会想起国中时不同的老师对我的羞辱、众多的同学对我的排挤,有时候我会问我自己,我还会在意吗?

永不会忘记 谈不上原谅

我当然在意啊!那是我最悲惨的少年时光,没人爱我,成就感低落。如果往后的日子里一不小心失足,我可能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永不见天日。我之所以还能在这里笑著写文章,是因为现在我是社会中的所谓“优势者”。但是,如果我不是,我还能够在这里谈笑风生的论过去吗?说不定我会找三百个理由,辩解我自己,为什么我在国中被霸凌以后,就一蹶不振。

那么,我现在是怎么想的?我在意,但是,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在“在意”这件事上面了。这不代表我忘记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事情,当然,更谈不上原谅。那么,那是什么?

吕秋远以自身经验,勉励曾被欺凌或受情绪问题困扰的人,努力往前走,才是爱惜自己的做法。(《少年的你》剧照)

那些坏人可能早就忘记你

这世界就是这样,并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件事,甚至没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唯一能期待的不是坏人受惩罚,而是好人往前走。况且,最令人生气的,其实是当年对不起你的坏人,他们可能早就忘记你,只有你一直停留在原地不肯走,因为你要不到那份不会出现的公道,你的人生就停顿在那个时间点。

所以,等到我稍微懂事一点以后,我学著记住“不要放弃往前走”的感受。当我们可以举步维艰的,每天往前走一步,其实就已经代表我们的人生就好了一点。终有一天,或许是二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或许永远就是这样了,但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内在一点点的转化,然后逐渐的不再关心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最后只在乎自己身边爱你的人、你爱的人。当然,最需要在乎自己。

还没想放下,就不要放下,然后持续让自己更好,而且往前走,当一步一脚印的改变自己一点点,我们就越来越好,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真的忘记他们。

最后,我想跟曾经被欺负过、霸凌过的人说,撑不住的时候,即使只是那么一秒,也可以想想你身边的好朋友与亲人。当然,我也在。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求助网站和热线: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热线:23892222

医院管理局精神健康专线:24667350

东华三院芷若园热线︰18281

撒玛利亚会热线︰28960000

社会福利署热线︰23432255

生命热线:23820000

利民会《即时通》:35122626

明爱向晴热线﹕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