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妇丧咳超过一星期被误诊为感冒 再检查竟变“末期肺癌”!

撰文: 联合新闻网
出版:更新:

台湾一名王姓妇人咳嗽超过1周且有背痛情形,诊所医师诊断是感冒及神经痛,治疗许久病况却没有改善,转诊到大医院的胸腔科门诊检查,才发现肺部有肿块,并确诊为第4期肺癌,医师立即与王姓妇人讨论治疗计划,尽可能延长存活期,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公布的107年死因统计,癌症死亡人数为4万8784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8.2%,十大癌症死亡率又以气管、支气管和肺癌排名第1位,总死亡人数为每年9388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19.2%。

台妇丧咳超过一星期被误诊为感冒。(视觉中国)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胸腔科主治医师柯政昌表示,肺癌在初诊断时,约6成即属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第4期末期肺癌,治疗此类晚期肺癌病人的目标在于延长存活期、增进生活品质与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近10年来肺癌多了许多治疗方式,存活率也提升了。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统计自2015年以来,共治疗300多名第4期肺癌病人,接受各种抗癌药物治疗,包括各种口服与注射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搭配传统的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大于1年的存活率达46%,大于2年的存活率占23%,甚至也有病人存活超过5年,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

柯政昌指出,存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基因检查之后的标靶药物选择,而治疗时病人的体能及营养状态、有无戒烟,以及配合度与经济状态,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虽然标靶治疗可有效控制肺癌细胞,但并非对所有病人都有相同疗效,少数一开始治疗有效的病人,也有可能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产生突变而重新生长肺癌细胞,造成肿瘤变大甚至转移。

目前肺癌治疗的一大困境,就是标靶药物最后都会面临抗药性、失去药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此后续重新切片与基因检测结果十分重要,对于后续药物的选择,包括第三代标靶药物、免疫疗法药物、化疗药物,才有精准的依据与效果。

柯政昌建议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前,一定要先与医师详细讨论,仔细评估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及基因检测的结果,来决定适用的药物与适合的治疗方式,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才能延长存活期,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增进生活品质。

肺癌成因(按图▼)

+6

肺癌征状(按图▼)

+10

预防肺癌建议(按图▼)

+2

延伸阅读:

快载云端发票App 下期将增开40万组500元奖项

气象局:今到明清晨水气最多 下周一东北风再增强

【本文获“联合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