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叻传圣火】08年京奥港区火矩手组成被指“政治分赃”
撰文: 曾向铨
出版:更新:
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无线派出艺人陈百祥成为香港唯一一名火炬手,网民质疑没有资格代表香港,事件令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当时香港火炬手名单,一度被批评是“政治分赃”,当时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则指名单是“社会缩影”。
京奥港火炬手名额过半非运动员
2008年北京奥运,香港火炬手人选亦被质疑代表性不足。当时香港传递圣火活动有120个火炬手名额,但运动员或退役运动员不足一半。然而,来自政经界人士就有三十余人,包括现任特首梁振英、时任中联办副主任李刚、2014年因涉贪案而被判入狱的新地郭炳江,以及人大前常委曾宪梓等。
此外,有12名火炬手是由北京奥组委提名,其余则分别由港协暨奥会(中国香港体育考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选出(84名),以及由赞助商经活动选拔而来(24名)。对于立法会议员炮轰是“政治分赃”,当时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回应批评,指人选来自社会不同界别,形容是“社会的缩影”。
【阿叻传圣火】纪嘉文话“得啖笑” 施幸余问:点解?【阿叻传圣火】陈百祥自言实至名归:“网民不嬲唔钟意我”【阿叻传圣火】2012伦敦奥运 BBC选出的两位英雄火矩手【阿叻传圣火】中台火炬手有艺人有企业高层
火炬手的选拔程序,由举办当届奥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组委)负责,一般会按国际奥委会原则制订,火矩手成员由运动员、对社区发展有贡献的人担任。不过,自1990年代起,奥运赞助商开始有份提供人选,令奥运更添商业色彩。今次陈百祥成为火炬手,无线企业传讯部副总监曾醒明就解释,因无线取得香港独家转播权。
自1936年柏林奥运首次进行传递圣火,火炬手主要由各地奥组委选出,人选大多是运动员。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女性、伤残人士、圣火行经城市的市民,以及体育界以外、对社会和社区有贡献的人士,亦有机会参与这项盛事。今次里约奥运的网页简介,就指火炬手是“They are people who make the difference, whether it be in sport or their communities.(在体育或社区中,他们创造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