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身就系成功人士? 研究指主管认为夜班员工不够尽责
经常有人认为早起床的人会较成功,仿佛能早起床是能力的保证,例如苹果公司CEO库克(Tim Cook)据称在凌晨3点45分起床。早前两获奥斯卡提名的荷李活影星麦克华堡(Mark Wahlberg)说自己每天凌晨两点半就起床,令人联想是否成功的人多数早起。有美国研究发现,职场存在一种偏见,主管倾向认为早起的人工作能力较高,但两者没有必然关系,研究亦发现主管对上夜班的员工绩效评级较差,觉得他们不够尽责。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这是NBA传奇球星高比拜仁(Kobe Bryant)的名句,因为他每天都会早起跑步和训练,他指这是其成功原因。出名早起的人多不胜数,社会将早起和效率能力挂勾,视为成功一大条件。早前,麦克华堡受访时提到自己每天凌晨2点45分就起床,马上健身、打高尔夫球、祈祷和“冷疗”等,每晚7点半准时睡觉。在LinkedIn企业领导人的简介中常找到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都很早起。
早起的人工作效率看来更高,但其实重点应放在是否睡眠充足,因为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两位研究员巴恩斯(Christopher Barnes)和斯伯莱茨(Gretchen Spreitzer)就这主题研究,看企业应否确保员工有足够睡眠时间。他们认为早起的人纯粹将身体的起始时间提早,斯伯莱茨指规律的早起可以养成自律的习惯,但缺点也明显,“会错失自己的社交关系,甚至失去社交能力”。
研究认为人类睡眠模式受个人内在的生理时钟影响,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早睡早起的百灵鸟(larks)和晚睡晚起的猫头鹰(owls),而麦克华堡这种“超级百灵鸟”则很稀少。巴恩指人的作息要符合自己的生理时钟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强行改变可能会带来反效果,而一个人到处吹嘘自己早睡早起,可能只想制造他工作效率高的假象。
2014年一项研究访问了120名在职人士,发现主管普遍对夜班员工评级较差,总觉得他们“不尽责”。有趣的是,“猫头鹰”型主管较少对夜班同事存在偏见,巴恩斯:“评估员工存在偏见,上班早就会被肯定,那么你想放大什么?你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吗?”
巴恩斯表示人类不应强行改变自己的生理时钟早起,因为早起床不代表他更有效率和有更多产出,而且还可能时常要强逼自己保持清醒,“在你疲惫的时候,不好的事情就会降临”。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