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进行式】感情保鲜法:有性有爱有敌人 老夫妻扮偷情增情趣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香港卫生署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本港男性及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1.3岁及87.3岁,力压一向领先的日本,冠绝全球。当寿命越长,如何能与另一半“长相厮守”,成了人生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在台湾曾担任公共电视、华视电视公司董事兼牙医的李伟文,于新书《李伟文的退休进行式》中指出,老夫妇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早已当大家是亲人,忘却当初令两人走在一起的“魔幻时刻”。他引述专家建议的感情保鲜法,除了多送花送吻,原来拥有共同敌人及朋友也可增强联系,老夫老妻要来点激情,甚至可效法电影桥段夫妇扮偷情去增添情趣,弥补夫妇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鸿沟。李伟文总结成功婚姻的秘诀,是“需要经历多次的恋爱,但对象必须是同一个人”。

以下是《李伟文的退休进行式》的节录内容:
李伟文认为成功婚姻的是需要经历多次的恋爱,但对象必须是同一个人。(视觉中国)

几乎所有研究都显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与伴侣的关系是一个人幸福快乐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步入中年后就必须开始思考:要和谁共度余生?

管理学大师韩第(Charles Handy )说:“近来,我有时会开玩笑,说我现在正处于第二段婚姻,只不过娶的是同一个女人。”当他们夫妻俩进入空巢期,也开始调整双方的生活方式,借此维系双方的友谊、婚姻与珍视的一切。

我很同意韩第的看法,成功的婚姻需要经历多次的恋爱,但对象必须是同一个人。很多人听到这里会叹一口气,想到家里那位,觉得对他/她一点感觉也没有,不知该如何谈恋爱。其实爱从来不会自然死亡,但我们必须不断为它补充活水,不然爱就会在我们的疏忽下逐渐干涸。

热恋中彼此的“共感”或“心有灵犀”,往往是两人认定对方就是命中注定灵魂伴侣的关键时刻。但到了婚后,尤其是孩子出生,双方为家庭打拚奋斗,在疲惫与压力之下,这种“共感”不但消失,连心动的感觉都不见了。

热恋中彼此的“共感”或“心有灵犀”,往往是两人认定对方就是命中注定灵魂伴侣的关键时刻。但结婚久了,这种“共感”不但消失,连心动的感觉都不见了。(视觉中国)

老夫老妻很容易就会忘记,当初两人的“共感”是创造出来的,是一起看电影、旅行、彻夜长谈……那些以前觉得浪漫,婚后觉得幼稚,其实是两人用心共同营造出来的“魔幻时刻”。

简单讲,就是双方要持续保持“幼稚”的浪漫情怀,也就是哲学家尼采说的“肤浅的深度”,这是从深度出发的表面功夫,比如忽然买花送另一半;妻子在厨房准备晚餐时,过去摸她一下屁股或亲一下,在平淡刻板的日常生活里创造一点惊喜。

另外,就像许多婚姻咨商师强调的,保持令人期待的性生活也很重要。但结婚久了,往往连这件年轻时最爱做的事也变成不得不的例行公事,就像作家王文华建议的,要避免婚后每次上垒都是全垒打,毋须防守快快结束,不再有奔回本垒被刺杀的刺激,因此要多向电影学习。比如在“城市乡巴佬”第二集中,男主角和自己的太太上床,却假装在偷情:“你丈夫今天晚上到远地出差,对不对?”

有次和大学同学闲聊时,他也叹了口气:“假如我太太偶尔装扮成小护士或兔女郎,那我一定夜夜热情高涨!”专家分析,爱包含了三种元素:情欲、亲密及承诺。可惜的是,太多老夫老妻都把对方当亲人,只剩下承诺,失去了情欲,而当双方都没有生理吸引力时,亲密感也会逐渐流失。

专家甚至强调,美好的性行为能够填补伴侣之间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鸿沟。换句话说,身体的良好沟通比言语的沟通来得有效且重要。

专家强调,美好的性行为能够填补伴侣之间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鸿沟。换句话说,身体的良好沟通比言语的沟通来得有效且重要。(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也有人建议,每天既要有爱的大餐,比如睡醒起床前或出门前搂搂抱抱三分钟,也要有爱的小点心,比如说写个甜蜜的小纸条、说一句甜蜜的话。也有调查发现,伴侣最能够感受幸福的三件事,一是互相按摩,二是手牵手睡觉(哇!这个难度也太高了吧),三是一起做家事。

某位婚姻专家的观察还蛮有趣的,他说伴侣关系的维持通常不在于拥有共同偏好,而在于有没有共同讨厌的人事物。我猜这或许是俗语所说的“兄弟阋墙,共御其侮”,国家有外敌时,容易促进国内民众的团结?不过我相信,夫妻两人共同批评某个朋友、某件事时,其实也是在确认彼此的价值观。

有个研究发现夫妻俩共同认识的好朋友愈多,婚姻关系愈稳定。我觉得这很有道理,比较熟的认识二、三十年以上的朋友,大概有五、六十对,大家都是从未婚,再看著彼此结婚生子。这五、六十对都是夫妻一起参加活动,大家都是一起成长的朋友,最后好像约好似的,这五、六十对里没有一对离婚,远远落在统计的正常范围之外。

曾有专家建议,遇到感情问题时,最好带著伴侣多和其他人相处,因为处于众人之中,我们必须注意礼貌与口气,怨偶间的惯性负面互动模式或情绪会被压下来,同时在这样的情境里,就像你当初从人群中辨识出对方一样,或许会让你回想起对方吸引你的特质。中年以后,创造浪漫、找回热情,当然得列入待办清单里面啰。

书名:《李伟文的退休进行式》(时报出版)

作者: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

喜欢朋友与大自然,所以将近三十年前曾担任童军团长,并且在近二十年前与朋友们成立了荒野保护协会,初期办公室还设在自己的牙医诊所内。喜欢阅读,所以将诊所变成了可供社区民众借书的图书馆,并且曾经担任金鼎奖评审、全国好书及公务员专书阅读甄选审委等。

相信影像对民众的影响力,因此曾经担任公共电视、华视电视公司的董事,并且陪著孩子从电影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学习。

著作有《活得兴高采烈》、《迷路原为看花开》、《您拨的电话未开机》、《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只读好册》等。

出版社:时报出版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