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人姓氏有多少个?
欣赏日本历史剧集或是玩历史游戏时,经常发现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都有好多名字,甚至有时他们的姓氏又会转来转去。有时同一个人物就有好几种称呼,容易令不熟悉的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到底日本古代的武士有多少个名字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这些名字?
不少人在接触到这些战国武将时,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武士经常改换姓氏?对于中华文化圈的人而言,改变姓氏绝非常见的事,传统上更认为是背祖忘宗的行为。但偏偏日本武士似乎并不抗拒于改变自己的姓氏。要了解这点,我们首先得先了解到底古代日本人如何看待我们所谓的“姓氏”。
“姓”与“氏”
在日本,“姓”与“氏”是两个概念。这其实跟中国古代的用法非常相似:“姓”从“女”旁,是母系社会的象征;而“氏”则是父系社会的象征。而去到日本,“姓”读作“かばね”(kabane),用于表达身份。在武士之间最常见的“姓”则是“朝臣”。所谓的“朝臣”,原本就是字面上“朝廷的大臣”,只有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能使用,并非所有武士都能自称为“朝臣”。但随着历史变迁,阶级也会流动,“姓”代表阶级身份的功能也愈发稀薄。
而日本的“氏”(うじ,uji)是指父系的氏族名称。在古代,有像“苏我氏”、“物部氏”、“中臣氏”(即后来之藤原氏)等。而武士阶级的主要氏族为“源氏”和“平氏”(并非所有“源氏”和“平氏”都成为武家,主要为“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这两大支族本身都出自于天皇的王子,因皇室人数太多,于是降为人臣,日本常称之为“臣藉降下”。在9至10世纪之间,这些氏族开始渐渐成为专门负责作战的武人,成为武士的滥觞。
苗字
一般而言,“姓”与“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看到一些中世武士经常变换姓氏时,其实上不是“姓氏”而是“苗字”(みょうじ,myouji)。这感觉似是十分多余,但却与日本的继承制度有关系。日本很重视“家”的概念,家业一般由其中一个儿子继承,其他儿子则须“自立门户”。为了突显一个新的开始,一些贵族庶出会选择起用一个新的“苗字”去区别于“本家”(常称为“庶流”或“分家”)。
中世以后,由于封建制度的发展,武门使用苗字的情况更为普遍。简单而言,“氏”代表家族的祖源(但很多为假托),而“苗字”代表自己家族的名号,故此一个武士可以同时拥有“氏”和“苗字”,两者并无冲突。例如成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自称为“源氏”,苗字为“德川”,全称应为“源(氏)朝臣(姓)德川(苗字)家康”,又或者有时直接使用氏称“源家康”。
苗字会经常变化有很多原因,大概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1)“庶流”起用新的苗字(例如江户时代德川和松平的关系);2)被过继或入赘至其他家族;3)而绝大部分是因转移到一个新地方或就其居所而起用新的苗字,例如“一条”、“九条”(属于公卿而非武士)、寺院名称(如本愿寺、由布院)、以“田”作结尾(如织田、前田、新发田、真田等);4)获赐苗字(由天皇或主君等);5)很少数因为特别原因而改变苗字,例如战国时代一介平民出身的丰臣秀吉就不清楚为何从“木下”改为“羽柴”。
有不少读者补充关于木下秀吉改苗字为“羽柴”的原因来自于当时织田家内两个主要部将“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这个说法的可信性一直备受学界质疑,认为是后代人穿凿附会的传说。主要的原因是此说本身欠缺史料佐证,而且“丹羽”和“柴田”两人在织田家的地位差距很大,以两人并列的讲法比较牵强。故此未有采用此说。有关于“羽柴”氏的研究,现在学界似乎未有公论,故本文以“不清楚”作论。
不过,“苗字”与“氏”两者的区别在中世至近世开始变得非常模糊。而在现代日本,姓、氏、苗字三者基本上是相等的,故此日本的人名也变得简单了。顺带一提,古代只有武士或贵族才会有苗字,一般的平民百姓可能世代没有苗字,一直到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才改变。明治3年(1870年)颁布“平民苗字许可令”容许平民使用苗字;在明治8年(1875年)再颁布“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要求所有国民必须有苗字,才成为现在的情况。
其他日本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