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GGJHK成为本地游戏开发的终点

撰文: GEME编辑团队
出版:更新:

作者:黑色休谟在游戏开发业不算蓬勃的香港,为甚么参加 Global Game Jam 的人数每年都增长?他们对于 GGJHK 有甚么期望?这些热情的开发者能够在香港找到自己的出路吗?

(封面图片:GEME 团队拍摄)

香港市场与三百壮士

香港的游戏玩家数目相当可观,但他们消费的大多是外国游戏,对于本地开发的作品鲜有接触,虽然近年情况已有改善,但这些为数不多的香港游戏公司仍然有点都市传说的感觉。在香港,玩家与开发者之间始终有著严重的断层。

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下,GGJHK 今年的参加者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全球排行第6的360人。这与香港游戏业的现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究竟这班三百壮士渴求在 GGJHK 中得到甚么?短短48小时的 GGJHK 能够为香港游戏开发业带来甚么?

其他国家有多个会场让参加者分头参加,但人口密集的香港只有一个 GGJ 会场,但这并非参加人数高企的唯一因素 (拍摄:GEME 团队)

当做游戏可以成为兴趣

随著 Unity 等游戏开发工具愈趋完善,游戏制作不再是需要苦学多年编程的专门技术,反而变成一门兴趣,就如绘画或音乐一样,成为了新兴的创作媒介,开发者可以透过游戏盛载讯息,表达自己。

本届主题“Transmission”在各位参加者手中引伸出各种意义,可以是电波讯号或电脑档案的传送,亦可以是社交媒体上政治思想的传递 (Vanessa Tam Vimeo)

GGJ 正正就是技术门槛降低后蓬勃起来的活动。它欢迎任何人士参加,而作为香港唯一的 Game Jam 活动,本地所有游戏开发爱好者都聚集于此,机会相当难得。到场参加的除了专业的游戏开发者,亦不乏业余爱好者以及中学生团队。把握难得的机会,与本地社群一起开发游戏,就是不少人的目的。

Toward Games 的游戏设计师 Jessie 单纯觉得开发游戏本身已经很好玩 (拍摄:GEME 团队)

一起燃烧吧!开发游戏之魂

今年在现场的参加者中,最多的是来自各大专院校游戏相关科系的学生。你以为 Game Jam 对修读游戏设计的学生来说,应该习以为常吗?事实是日常生活的诱惑太多,他们坦承平日会有惰性,但 GGJHK 的环境强逼自己与团队坐下来,在48小时内心无旁鹜地制作游戏,这样的机会实在非常难得。

GGJ 2018 大会请来两位业界的重量级人马揭幕,包括曾监制《Journey》的制作人 Robin Hunicke,以及独立游戏厂牌 A MAZE 的创办人 Thorsten S. Wiedemann,鼓励全球的 jammer (GlobalGameJam YouTube http://bit.ly/2GehYbE)

此外,GGJ 亦鼓励参加者现场组队,即使是不同团队的开发者,在朝夕相对下亦会成为朋友,建立游戏社群的归属感。会场中洋溢著炽热的气氛,参加者制作游戏的热情互相感染,这些都是无形但宝贵的东西,在香港,的确只有在 GGJHK 现场才能找到。

GGJHK 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块珍贵的土壤,多位参加者表示香港缺乏游戏制作者的交流平台,期望有更多同类活动 (拍摄:GEME 团队)

有待琢磨的香港开发者

以香港的开发资源以至产业配套,要求香港游戏与国际作品看齐,或许仍然是强人所难,事实上本地出产的作品与外国游戏比较之下,质素的确仍然有差距,GGJHK 会是一个磨练的场所吗?Toward Games 的创作总监 Mars 认为,香港开发者欠缺的是制作技术,而非想法不够创新 ,他认为 GGJHK 是提升制作水平的训练场,参加者亦可透过作品,展示出香港人的创意。

透过与不同类型的开发者交流,学习别人的思考方式,亦是开发者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拍摄:GEME 团队)

从 GGJ 到香港游戏业

数码港是 GGJHK 的主办单位之一,一直积极推动香港游戏开发业。数码港青年项目经理梁德明先生期望开发者以 GGJHK 为起点,继续制作出可以推出市场的游戏。他亦希望业界可以一起汇聚更多资源,让 Game Jam 参加者可以实现梦想。

对于香港游戏开发业界前景,梁先生抱乐观态度 (拍摄:GEME 团队)

梁先生认为现在游戏界掀起了 VR、AR 游戏及电竞的浪潮,香港开发者可以此为跳板,灵活应用 VR 与 AR 技术制作游戏,亦希望香港的开发者可以做出适合电竞的游戏。

GGJHK 不应是终点

GGJHK 每年的参加人数都破纪录,但我们要问的是,这些人将会何去何从?游戏科系的学生会有足够的公司让他们就业吗?业余的爱好者有资源成长为独立游戏的开发者,并以此为生吗?抑或由于本地的支援不足,我们只能让这些热情慢慢熄灭,或者目送他们迁移到其他游戏业较发达的地区?数码港与各大院校已带头给本地开发者制造交流平台,政府在大力推动游戏业时,又有否听到这些来自开发者的声音?作为玩家,我们可以给予本地开发者一个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