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影评】同志片就必须高举平权旗帜?

撰文: 李美
出版:更新: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声势强劲,台湾票房突破一亿元新台币,名列当地十强。可惜,跟榜上另一台湾片《孤味》命运相同,电影未获金马奖青睐,仅赢得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甚至未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提名。其实,本片尚不算叫座不叫好,只是观众反应趋向两极,相信在于电影定位不够彻底。

众所周知,这是一出同志爱情片,单看片名已十分浪漫。故事主角是两位高中男生,涉及两小无猜的男男纯爱,不难想像。跟《叔.叔》的淡茶式黄昏恋相异,本片是烈酒般的激情,毕竟青春、校园题材本属宝岛强项,而编导亦将爱情部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媲美获奥斯卡提名最佳电影,并赢得最佳改编剧本的同志片《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事实上,两片命名也很相近。陈昊森饰演的张家汉与曾敬骅所演的王柏德(Birdy),亦是高颜值“小鲜肉”的俊帅组合,为爱情片的浪漫元素大大加分;前者获多项最佳新演员提名,更是实至名归。

陈昊森饰演的张家汉与曾敬骅所演的王柏德(Birdy),亦是高颜值“小鲜肉”的俊帅组合,为爱情片的浪漫元素大大加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奈何本片犯上一大毛病,即太突兀地高举平权,为纯爱片掺入杂质。荷里活近年平权片之泛滥成灾,已被批评恍如患上“平权癌”。为何涉及同志题材的电影,都要沦为说教片,而不能拍成艺术片?由《叔.叔》到《翠丝》等港产片,都硬生生加插了政治、宗教设定,此片亦不例外。无论是《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还是《春光乍泄》、《断背山》等,曾否刻意扯到平权抗争,而非纯粹描绘同志之爱?

+16

即如2018年的台湾同志片《谁先爱上他的》,虽触及价值观冲突,但仍是角色为主,庄谐并重,笑中有泪,没有被说教绑手绑脚。

其实,最佳的同志平权片,不是在戏里露骨地高喊平权,而是把男男之爱自然而然地拍出来;另眼相看的处理,实无异于戴上有色眼镜,即离不开“positive discrimination”(正向差别待遇)……更多电影分析,请阅读《香港01》周报电子刊全文。

(节录)

上文节录自第247期《香港01》周报(2021年1月4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同志片必须高举平权旗帜?》,网上标题为编辑重拟。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47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罗马式蓄水池险被拆毁 政府保育思维亟需更新

莫加深两地矛盾和消极情绪 黎智英保释之争

法庭已经依法判案 政治操作还需摒除 理清“12港人案”始末

心理卫生教育的缺失 港人精神有病不自知

“霸主地位”代价日大 美国自堕“美元陷阱”

央行数字货币落地 香港有何角色?

“后新冠”地缘政治新战线 大国押注生物医药发展

“细胞肉”获准上市 下一步,人造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