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变日本防疫吉祥物 背后实为有嘲讽意味?
春季疫情爆发时,日本人曾热情绘制和转发一只妖怪作为“吉祥物”—那是一种长发、尖嘴、鱼身、三足的怪物,名叫阿玛比埃(アマビエ,又称Amabie)。在十九世纪的日本传说中,这种妖怪在近海生活,会作出粮食丰收、疫病流行的预言。它会对渔民说:“如果瘟疫来了,就画下我的模样给人们看吧。”疫情中,一位漫画家“重新发现”这位应景的妖怪,为它画下一幅小像,贴在推特上并称之为“防治病毒新对策”。许多漫画作者纷纷跟进,结果阿玛比埃的各种形象风靡社交网络,甚至连主管防疫的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将其作为宣传海报的主角,今年4月份的《纽约客》杂志亦讨论了这一现象。
撰文︰刘冉
日本人虽将阿玛比埃视为疫情中的护身符,但它的原型并非神明,而是“妖怪”。作为日本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日本的妖怪谱系早期曾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影响—我们至今仍然能辨认出许多著名妖怪在《山海经》、《聊斋志异》和佛教传说中拥有的原型。不过,妖怪文化在日本有其独特的存在和发展路径。在“八百万神灵”的传统神道教信仰影响下,日本人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灵,各类妖怪形象也更为丰富,甚至连长期不用的家具也会滋生怨气而成为妖。日本的妖怪文化很早就发展出精彩的图像,例如室町时代画师土佐光信留下的《百鬼夜行图》影响深远,歌川国芳、葛饰北斋等浮世绘大师创作的妖怪形象精致传神;近代水木茂创作的《鬼太郎》系列漫画更是令许多妖怪的“萌化”形象深入人心。
妖怪文化是日本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明治维新的政策影响下,伴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冲击,出身佛门家庭的哲学家井上圆了抱持“破除迷信”的主张,成为了日本妖怪研究的开创者。他主张使用心理学方法辅以自然科学知识,来破除产生妖怪迷信的根源。后来被视为日本民俗学奠基人的柳田国男则持相反立场:他认为妖怪文化是理解日本历史和国民性格重要切入点,主张深入分析妖怪故事与民众信仰的关系,探究妖怪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他借着收集和阐述妖怪故事来强调日本民族的独特性—这一点或许令人警惕。现代学者小松和彦则指出柳田国男的局限,开始推动妖怪研究的跨文化交流。
如果说流行文化中早期的妖怪形象太过邪恶古怪而有些单调和引人恐惧,那么随着文学作品赋予妖怪丰富的人格叙事,漫画作品中赋予其“萌化”的形象,妖怪文化也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上文节录自第231期《香港01》周报(2020年9月14日), 文章原题《从怪谈到护身符:疫情中的日本妖怪》。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