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反思五四精神 自由与人文并存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林毓生思想近作选》赶不及在2019年五四运动百年的时机出版,但这本书与五四精神的反思,当然息息相关。顾名思义,本书是著名学者林毓生(1934年生)的思想近作选,所收文章有新有旧,即使近作文章不少,但也可视为林毓生精选作品集的一种。
撰文:郑政恒

林毓生是著作等身的华人学者,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在台大读书期间,师从哲学系教授殷海光,书中《高贵灵魂的一生—悼念、怀念殷师母夏君璐女士》一文就有简要的回忆,当然,《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有更多回顾与历史资料。

自由产生有生机的秩序

《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一共有34篇林毓生的著作,全书有四大部份:“意识危机的探索与回应”、“自由的基础与理据”、“学思之路与民主建设”及“人文传统的存续与‘创造性转化’”,另外再加上附录,加起来接近600页,可见举足轻重的学术份量。

第一部份“意识危机的探索与回应”的重心,是二十世纪中国乌托邦主义与反传统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基本上承接《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书的论点。

五四时期知识份子重要活动场所——北大红楼。(视觉中国)

第二部份“自由的基础与理据”以八十年代初的《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再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两文为骨干,补上二十年后的反思,兼及海耶克的自由理论,林毓生说:“‘自由产生秩序’的洞见与不少中国人所讲的‘自由’正好完全相反。那些中国人认为‘自由’就是混乱。海耶克先生最重要的贡献则是:个人自由反而产生真正有力量的社会秩序,那是一种有生机的秩序。”(《海耶克论自由的创造力—兼释法治的意义与效益》,这篇2014年在上海的发言稿,最为教人眼前一亮。

描画民主政治建设蓝图

第三部份“学思之路与民主建设”,重点是韦伯、殷海光和民主理论。林毓生在2000年台湾大选结束后,应《中国时报》作书面答复,细论韦伯晚年演讲《政治作为一种志业》(Politics as a Vocation)所区分的两种伦理:心志伦理(Ethic of Moral Conviction)与责任伦理(Ethic of Responsibility),在韦伯眼中,心志伦理是政治家从政的目的和信守的道德情怀。责任伦理则是理智生发出冷静的判断力,也是政治家运作的机制。政治家必须在这两种道德之间作出折衷。林毓生大概是鉴于热烈的选举政治和民粹主义,因而指出政治不是浪漫的激情,而要责任伦理展现出理性的政治作为。

青年时期的五四运动倡导者胡适。(网上图片)

探索全盘性反传统主义

书的第四部份“人文传统的存续与‘创造性转化’”,重点是史华慈、千禧年主义、中国现代性和人文重建。

书中收录了史华慈的遗作《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China and Contemporary Millenarianism-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的译文和林毓生的导言,两篇文章预示了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好像宗教救赎一样,将人带向享乐、科技及经济的进步,恍若升天得救,但结果却是带来人的堕落。

林毓生著作《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资料图片)

《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
副题:林毓生思想近作选
作者:林毓生
编者:丘慧芬
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上文节录自第230期《香港01》周报(2020年9月7日)《《现代知识贵族的精神》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订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230期《香港01》周报精选内容:

“三权分立”之争不断翻炒 沉迷想像岂会变成事实

为何要建方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

深圳定公屋目标 港府一味拖字诀

内蒙双语教学何以惹争议 教育新政合理 落实需要智慧

从班公湖对峙看中印冲突的战术讯号

两岸三地影视沉浮 “香港制造”能否触底反弹?

踏出疫境第一步 迎接不一样的开学日

疫情重创中西部 四年承诺一场空 “被遗忘的美国人”再被遗忘

看别人进食感幸福? 剩食背后的“吃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