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数据出炉 中国经济能否顶住冲击

撰文: 于小龙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至今依然处于恢复时期。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疫症在全球蔓延,一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正在到来。中国能否顶住疫情冲击?一旦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是否又能“独善其身”?

从上周一(3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至2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直接冲击和损失已经较为清晰。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发电量同比下降了8.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24.5%,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达到6.2%,较前值增长了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坦言:“疫情确实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随着疫情缓解,内地正在加速复工复产的进程。(新华社)

损失巨大 但“最艰难时刻已过”

影院、餐厅等服务业损失尤其惨重。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在疫情影响下,餐饮业的损失大约为7,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影院及娱乐业损失接近2,000亿元。而旅游业由于目前国际疫情发展尚不明确,损失还难以确定,但保守计算,中国国际国内旅游全年收入损失也将近1.5万亿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和损失,中国的经济没有彻底瘫痪。在中国政府先后提供两笔近8,500亿元的紧急财政贴息贷款,以及近3万亿元流动性净投放和相关减费降税政策的支撑下,绝大多数企业避免了现金流断裂。随着中国政府对疫区的果断控制和有效的疫情防治,中国经济已经开始逐渐恢复。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1月至2月份,中国的重要行业生产也没有中断。其中,口罩日均产量已经达到1.16亿只,乙烯、粗钢等产量不跌反升,分别增长5.6%和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2万亿元,肉禽蛋类零售额增长37.8%,蔬菜类零售额增长27.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

进入3月份,随着疫情的缓解,内地复工复产的进程正在加速。除了湖北省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到60%左右。上周一,内地部份疫情较轻地区的影院也开始恢复放映。娱乐、餐饮等服务业逐步恢复。按照市场分析人士的表述,尽管企业的最困难时期尚未结束,但中国经济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也许有观点认为,这只不过是中国政府在“安抚人心”,中国实际的经济可能会更糟。但换个角度看,中国政府目前敢于将最坏的消息不加掩饰地公布,足以证明中共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在疫情之下,中国政府除了看到治理短板和巨大损失外,同样也看到了自身的强项、看清了中国社会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以及未来变革的方向。

大陆各地新冠肺炎疫情趋缓,各地工人开始“返岗复工”。(新华社)

中共发力50万亿“新基建”

一方面是中国产业链的坚韧和高效。在应对疫情、确保生产上,中国经济快速的转型和动员得以充分体现。内地仅仅用了不到十天,就把口罩产量由每天约800万只提升至1.16亿只,展现了极迅速的“平战转换”(即将平时制度转换为战时制度)。因此,中共并不担心中国产业链会受到疫情影响而向外转移,也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提供更高效安全的产业链保障。

另一方面,此次疫情显然加速了中国资本出清的进程。这使得中国政府提前转入“经济扩张”进程。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结合复工复产,开启大规模民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补足短板”的投资,以及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其总体计划投资规模已经接近50万亿元。尽管这并非是2020年一年内需要完成的投资,但也足以拉动2020年下半年的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

与此同步,3月11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覆盖到所有涉农县(市、区)。与2003年沙士(SARS)疫情之后的情况类似。当时,正是由于中国全面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启动了包括“交通、电力、电信、网络、自来水”在内的农村基建投资,因此大幅提高了中国农村的生存、就业保障和消费能力。以至于在之后的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中国农村不仅承接了千余万失业农民工的返乡安置,更为之后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民进城购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消费能力;也为当时巨额的经济刺激资金提供了庞大的“蓄水池”。

如今危机再现,原本计划徐徐图之的农村改革也被骤然加速。其中,仅“农地入市”一项,预计未来二十年就将形成近100万亿元的相关产业和市场规模。再结合“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建设,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的50万亿元投资计划将拥有宽阔的空间和足够的后续动力。

海口有市民戴上口罩外出。(资料图片/新华社)

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

然而,正当中国疫情已经缓解,开始恢复经济的关键时期,一朵阴云又在人们头顶上聚集,并正在发展成为一场风暴。进入3月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经济再次步向衰退。从3月9日开始,十天内美股暴跌、数次熔断,联储局推出的“零利息+量化宽松”救市措施未收成效。一贯强调“美国经济复苏”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得不表示“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各国经济停滞有可能会“扯断”全球供应链。中国产业链所依托的芯片、原料等产品有可能出现断供。对于出口企业,大量海外订单则又面临取消的风险。另一方面的风险则来自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的“金融冒险”。联储局的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弄巧反拙,激发了市场对疫情的担忧。大量美元不仅没有进入股市,反而成为了人们用来避险的工具。美元流动性恐慌短时间内还在加剧,债务“堰塞湖”不断推高。

上周四(3月19日),美元指数飙升至103以上,而美股的融资融券的杠杆率则上升至3.68倍。一旦美国股市继续下跌,美股资金面将再次面临爆仓风险。如果联储局没有更强力的措施出台,那么美股的下跌将带动美元资产估值的崩塌。美元“堰塞湖”有可能会倾泻直下。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美元“洪水”或将再现。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也对中国构成冲击,然而,对于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必过于紧张。短期内,中国资本市场会出现跟随下探和人民币剧烈波动的局面。全球经济的停滞也将带来产业链的缺口和出口的下降。但是,由于中国对外产业链的依赖多集中于原材料和芯片、装备等领域,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疫情对其影响较小。同时,中国依靠出口廉价商品换取美元,解决资本不足的时代已过去。2018年中国净出口占GDP比重已降到不足2.5%。出口的萎缩尽管将给部分企业带来困难,但是还不足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和财政的稳定。

美股下跌对美元资产估值构成冲击。(路透社)

全球衰退 中国“受累”有限

如果全球经济衰退进一步演变成经济危机,那么受到影响的将不只是外贸领域,资本流向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可谓“塞翁失马”。全球的避险资金在美元资产信用减值的情况下,将不得不更多考虑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的配资。这使得中国政府的信用扩张更容易进行。以人民币为结算的石油、矿产交易也将更广泛的被接受。并且,经济危机将使得中国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更具吸引力。中国在机械设备、工程技术、资讯服务等方面的出口增长,将弥补中国廉价商品出口减少的部份损失。

因此,目前中国不会十分恐惧全球经济的衰退,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衰退。相比于困难,全球经济衰退反而帮助世界认清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加速了中国的资本出清。对于整个过程里中国经济需要承受的痛苦和代价,北京不仅已经通过之前的“中美贸易战”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中国切实经历了一次应对危机的“实战演习”。随着中国经济渡过最困难时期。全球衰退也难以阻止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加速发展。

上文节录自第206期《香港01》周报(2020年3月23日)《疫情期数据出炉 中国经济能否顶住冲击》,网上标题由编辑重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