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科技禁药”争议再临 毋忘鲨鱼皮泳衣教训
自肯尼亚马拉松跑手杰祖基(Eluid Kipchoge)穿上Vaporply系列厚底跑鞋大幅度打破世界纪录、并成为首名在两小时内跑完全马的人类后,这些跑鞋迅即成为全球跑手新宠。随着Nike Vaporfly系列跑鞋横扫各大马拉松赛事,它在跑手圈引起两极反应。支持者爱不释手,视之为比赛必备品;批评者则认为这跑鞋过分提升跑手表现,相当于“科技禁药”,就如2008年“鲨鱼皮泳衣”事件。
围绕Vaporfly的一切争议似曾相识。在2000年代的最后约一年半,游泳界经历了某个“黄金时代”,光是在2008至2009年间,不同泳式和距离共超过130项世界纪录被打破。狂破纪录很大程度是因为Speedo在2008年2月推出了LZR Racer泳衣,大范围遮闭及紧贴泳手的身躯和双腿,泳衣的一个个“压力区”可减少肌肉和皮肤振动,令泳手保存更多能量。借助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风洞测试,Speedo在泳衣物料使用聚氨酯(polyurethane)来减低水阻和增加浮力,因为设计灵感取自鲨鱼皮,又俗称“鲨鱼衣”。
根据《时代》杂志的报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94%泳手都穿着Speedo的LZR Racer泳衣。赛事完结后,只有四个项目,即男子400米和1,500米自由式,以及女子100米蛙式和蝶式仍能“坚守”世界纪录。自那时起,其他厂商争相仿效推出自家版本鲨鱼衣。到2009年世锦赛,国际泳联(FINA)决定介入使用高科技泳衣,从测试近400个泳衣款式中批准202款可在比赛使用。在2009年,光是罗马举行的世锦赛就打破了43次世界纪录,全年共刷新147次世界纪录。
随着破纪录成为常态,有关鲨鱼衣的讨论也从性能渐渐转为道德层面。当年愈来愈多人觉得,是泳衣而非选手本身令他们游得更快;也有人担心泳衣技术将会侵蚀这运动的完整性,就如2000年引入全身泳衣取代莱卡纤维(Lycra)三角泳裤时一样。
在2009年世锦赛中,德国泳手比特文(Paul Biedermann)穿上Arena鲨鱼衣X-Glide,在200米自由式击败在京奥横扫八金的美国泳手菲比斯,破世界纪录夺冠,纪录至今仍未打破。菲比斯赞赏比特文游出漂亮成绩,但获Speedo赞助的他对鲨鱼衣毫不讳言:“它完全改变了这运动,现在已不是游泳,新闻头条永远是谁穿着什么泳衣。”比特文也承认泳衣的功劳,赛后对体育媒体ESPN说:“我希望将来可在不穿这些泳衣下击败菲比斯。”但他说泳衣的争议“不是我的问题,不是赞助商的问题,是国际泳联的问题”。菲比斯则希望“游泳回归游泳”,其教练Bob Bowman更说:“我们失去了这运动的所有历史。”
2008年奥运女子400米及800米自由式金牌得主、英国的艾宁顿(Rebecca Adlington)虽然一直穿着LZR Racer,却批评这些高科技泳衣的发明。她对《每日电讯报》说:“我永远不会服食禁药,那为什么我要只为强化表现而穿某件泳衣?这根本就不是我。”
最终,国际泳联在2010年初实施对于泳衣覆盖身体和所用物料的新规定,禁止使用会强化表现的相关新技术。而自2008年Speedo推出鲨鱼衣到2010年初禁用之时,多达255个世界纪录被打破。
虽然Asics赞助的美国跑手Sara Hall主张监管跑鞋,但在国际田联颁布新例前,她在Twitter上说,希望监管跑鞋技术不会令人“反科技”:“创新是好事,它能为运动带来飞跃进展。游泳界在发生这种情况时做了对的事来保存他们的运动,希望田径界最终会一样。”她为新令颁布而高兴:“这对于精英跑手可能仍然未完全公平,但我很感激,就像其他运动对于装备有规则和限制,田径也将会有。”
相关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201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17日)《科技禁药?赛跑恐沦“军备竞赛”》。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