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以艺术语言提出警示 欧洲创作界发表“气候宣言”

撰文: 特约撰稿人
出版:更新:

这边厢,澳大利亚大火维时四个月,远远还未结束;那边厢,武汉肺炎疫症已然在全球蔓延,我们恍如置身地狱里。无论碧海蓝天还是繁华闹市,刹那幻化成一片教人瞠目的异托邦。我们或许对疫症惊惶,无色无味无远弗届,对浓烟笼罩的澳大利亚,却太容易转头忘却;然而,很多事,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并不等于不存在、不受牵连。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冷嘲热讽:“这世界真的有气候危机吗?”
撰文︰若山

在各式各样急切的社会问题当中,大家如今终于发现,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深远而不可逆转的影响。“气候暖化”及较为学术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是近年欧美知识界、科学界甚至政经界的关键词,是被热议、演绎的概念,一种日益渗透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催化剂。随着17岁瑞典少女、气候社会运动家通贝里(Greta Thunberg)发表一连串举世瞩目的演说,以成长中的下一代之姿向唯利是图的成年人、商业巨擘作出控诉和忧虑,这些环境危机概念普及全球。当中,“人类世”尤其在文化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各地作家及艺术家纷纷围绕这个概念创作。回顾历史、批判当下、想像未来的各种蹊径中,大家都在问:世界能否不步向灭亡,而朝另一方向发展,甚至重生?

2018年8月前后,Greta Thunberg一人开展首波气候罢课:“我们的孩子通常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是按照你做开的去做。既然你们大人在我的未来中拉屎,我也拉。我在选举日来到前,为气候而罢课。”(Greta Thunberg Twitter)

资本主义发展加速地球衰亡

2003年,伦敦Tate Modern艺术馆曾展出一个名为《Weather Project》的作品,引起很大回响,逾200万人参观。在艺术馆地下最大的展览空间Turbine Hall,三万平方呎,近十层楼高楼底的中央高悬着庞然的“太阳”—发着橙黄暖光的大圆灯,有点未来世界的虚幻。人们在太阳前驻足,久久不去,感受其温热,甚至开始在跟前混凝土制的地上聚集、徜徉,犹如周日草地上沐浴于阳光下百般慵懒。丹麦暨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的这个作品异常成功。英国《电讯报》指这是美的极致;《纽约时报》引述艺术家指,他想人们躺下时,在头顶的天花板中,看见别人,同时看见自己。

每天,我们都在外头顶着真的太阳,却又情愿窝在艺术馆里黏着一个假的太阳。当代艺术是现代社会的镜子—我们总似要渴求日常以怪诞、异化的形态重新出现眼前,以感受它,或者由此作为了解问题的起点。我们是如何依赖着太阳和自然的?我们会失去它们吗?若然失去,我们会活在哪一个世界?Eliasson如是说:“我们在这样一个处境,分享经验反而放大了经验本身,在艺术馆里的个体经验变成了集体的(collective)、共同的。这个成为了作品重要的一环。”

地球的处境,我们终需共同面对。

2003年展出的《Weather Project》引起很大回响。(资料图片)

“人类世”于2000年由荷兰大气化学家Paul Crutzen提出。Crutzen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因发现一氧化氮对臭氧层的破坏而得奖。根据香港大学医学伦理及人文学部助理教授吴易叡《人类世:跨学科的爱恨情仇》一文,他在一学术会议上近乎意气用事地提出以“人类世”替代“全新世”(Holocene)来描述现时的地球生态。这个未经地质学界严谨考究认可的用词,引发学术界广泛争议,但无阻这个词语的渗透程度。

此二十年间,“人类世”发展出多于一个定义,核心为人类对自然“主宰”、“掌控”而对环境、生态产生的根本性的逆转和影响。有指其滥觞于工业革命,在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于1784年改良蒸汽机成功的一刻,对能源的剥削性运用、二氧化碳的无限扩张,便回不了头;亦有指这个时期开展得更早,例如人类由游牧转至务农的时期;另有研究组织则以1945年人类首度作原子弹测试为“人类世”的肇始。

无论发源于什么时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程度都经已无可救药,莫说融化的冰川、物种的灭绝。近年的讨论则针对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如何大大加速和强化地球的衰亡(Accelerationism),甚至认为加速至地球灭亡是资本主义唯一停止的方法。我们其实都知道问题是何等严重:世界上每天有150至200物种消失;科学家预测地球第六次大型灭绝的降临;大西洋那犹如一个岛屿般大的垃圾漩涡;好些城市如泰国曼谷、美国休斯顿、意大利威尼斯等地在可见的将来有机会沉没……

威尼斯早前经历有纪录以来最严重的水浸,政府搭起行人专用的桥。(资料图片/AP)

“沉浸式体验”令观众感受危机

以环境和“人类世”为主题的讨论热潮席卷欧洲文化思想界,在一众创作者发出的遍地警号声中,世界艺术中心伦敦近期有两个大型而瞩目的展览,分别是刚过去的、上文提到的Eliasson个人回顾展《Olafur Eliasson: In Real Life》,以及正在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举行的《Eco-Visionaries: Confronting a Planet in a State of Emergency》艺术展,后者由欧洲多个艺术团体跨国合作,集合了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的创作。前者把天气和自然形态本身不断转换成崭新的、诗意的艺术形态和感受形式;后者指向较具体地谈论一个环境的破坏事件,一些现实在试验中或虚拟的解决方案,一些对未来地球的想像(异化悲观或浴火重生),不过,两者都充分表现艺术家如何运用当代艺术流行的新语言,唤起大众对一个社会危机的觉醒:以“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启动观众多重感官和被无远弗届的“外界物”包围的感受。

今日,去艺术馆,不再是冷眼旁观被画框框起、被白灯照射的展品,展品也不再是自外于自身的“对象”,而是倒过来刺激、包围观者,甚至要观者参与、介入,“对象”反而比现实更接近。我们在浓烈的感受里思考,而非以西方自启蒙时期以降的“观察”、“理性”、“分析”进路看待危机。

Olafur Eliasson(图)的个人回顾展《Olafur Eliasson: In Real Life》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唤起大众对气候危机的觉醒。

在Eliasson的展览中,有这么一个展品,观者把门打开,走入恍如雾气瘟烟的纯白隧道,蒙眬混沌间,连自己是否身在隧道也无法确定,只能凭前方在雾中消失的背影推测眼前有路。步伐缓慢浮游,那种由强烈的不安全感带动五官异常警惕地感受四周,那种又怕又兴奋的经验进驻脑袋,笼罩全身。我们如此重新感受“FOG”或“SMOG”—把一种天气现象极端化,极美又极为难以掌握,你需要重新调节你的感受模式,挑战你感官一贯的运用。

这是“沉浸式体验”的要义—艺术不只是观看,而是体验。此概念用于气候议题尤其见效。大众对此议题的态度近乎僵化—不是漠不关心,或者刚刚相反,无时无刻被“我们是环境的破坏者”或“地球就要毁灭”的消息轰炸,英国哲学家提摩西.莫顿(Timothy Morton)指出,在倾倒的资讯模式(information dumping mode)下,我们认为有责任为气候暖化做点什么,却同时认为个体完全无助于改变目前的集体命运,而由此产生纯粹充满道德的内疚感,反而令个人更加无力。“沉浸式体验”想改变什么?简化地说,其中一样就是逆转人和物的关系,为个体的行动注入动力。

沉浸式体验,让参观展览的观众不只用眼看,更可以用其他感观感受艺术家希望带出的讯息。()

莫顿提出“超物件”(hyperobject)的概念。超物件不再是一般人理解的“物件”,不再是握在手中或是工厂制造的产品,可见可触,乃是庞然至意识未能及、黏稠(渗透至生活无所不在的角落)、存在的时间超乎想像。例子有山峦、大海、网络科技、气候暖化、塑胶袋、核弹、生命演化⋯⋯山河、电子世界、人类制造的污染物已是自然(nature)的一部份,我们已无法回到全然的自然及工业革命前的生态。

超物件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无处不在,却因其无远弗届而无法意觉和触及。艺术馆中展厅的“沉浸式体验”令超物件“可见可触”,而且以一种怪异(alienated)或极美(aesthetically powerful)的形式存在。Eliasson和莫顿年前把北极冰川的大冰块运到伦敦,矗立于Tate Modern艺术馆门外空地,在城市的广场上、众目睽睽下逐渐融化,那种错置和近在眼前的视像震摄了很多人(但也有引发因巨冰运输反而造成大量碳排放的相关争议)。

冰川融化,严重影响极地物种的生态。(Getty Images)

五国六城艺术团体共同策划

《Eco-Visionaries》由西欧五国六城旗舰艺术组织共同策划,包括Fundação EDP/MAAT(葡萄牙里斯本)、Bildmuseet(瑞典于默奥)、 HeK(瑞士巴塞尔)、 LABoral(西班牙希杭),以及皇家艺术学院(英国伦敦)和Matadero Madrid(西班牙马德里),是当今欧洲的共同“气候宣言”。 其中,艺术家兼设计师Alexandra Daisy Ginsberg创作了一个眩目的作品。她以人工智能DeepMind重塑已绝种的北白犀。屏幕上,一个平面的、虚拟的犀牛慢慢在你眼前由pixels幻化成形。犀牛也身在和展场相似的白色房间中,好奇张望,四处走动,却永远走不出白房间。偶然回眸,和观众四目交投。即使犀牛是假的,却如幻似真。

“我对人类在疏忽旧生命的同时,创造新生命形式这种痴迷很好奇。”艺术家制造了面面相觑的、共同被困的处境,教人窘迫,脑里不期然浮现艺术家的话—“我们把世界上的白犀牛都早已杀清光,又为何想生产一个全新的所谓的犀牛?”英国《卫报》的评论认同此作带来的诘问的力量:“艺术家Ginsberg想要挑战当今科技理想主义(Techno-Utopianism)旨在将已灭绝的物种起死回生的想法。最后,跟我们同活的,便只得眼前这类犀牛。”

北白犀。(资料图片)

问题以不同的形式重现: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牠们不是隐形的,但我们或许需以另一种方式认知、明白和感受。展场的另一个角落,建筑师Nerea Calvillo把马德里的空气状态视觉化为一层盖着城市的被子,波浪涌动、色彩变幻悬浮于空中,造成《Madrid in the Air》。

甫进场,柴可夫斯基悲凉的曲子《The Swan》响起,那是HeHe的《Domestic Castastrophe N3: La Planete Laboratoire》的底乐。水族箱里的地球仪在摩打驱动自转时,会产生荧光绿色染剂包围地球,形成一层覆盖地球、海藻般的绿色,一种已经分不开自然还是人为的模糊的地球的现态。

当超物件如此之大,而恍似活生生如自在的生命体,莫顿指人会沉浸在艺术作品所模拟的超物件当中,感受趋向感官化、生物化。莫顿提出人作为某程度上的Cyborg(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半人半化学合成体)会生出以感受其他生物(相同物种和相异物种)、非人物件(inanimate objects)的物料振动频率形成的陌生感(strangeness)、同时又是“共鸣感”(attunement)的深刻感受。那是一种物种间、甚至人和非人之间的连结—一种主体更易的崭新体会,一种新的平等。

《Madrid in the Air》(网上图片)

诠释人和生物之间的共存关系

艺术界近年来都在预演、探问对人类以己为尊、物种长期阶级化的终极平等,尤其以法国艺术家Pierre Huyghe的作品最为前瞻。这位被权威艺术平台Artforum选为世界上第二位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这些年来尝试在作品建立一个“生态”—不是比喻,而是活生生的苍蝇、鹦鹉,以及池塘,让牠们在作品里繁衍,让观者介入牠们的成长。后来,他在作品里加入了科技元素、人工智能,和自然生态互动。

在2017年德国的Skulptur Projekte展览上,Huyghe在市郊屋村废弃的溜冰场上建了一个考古挖掘现场。在由癌症细胞、植物、昆虫、人工智能装置构成的生态及科技圈中,各物种自行演化成“作品”本身。在偌大一片泥土和水洼间,有一个小小的水族箱,里面有一只水蜗牛,艺术家依这极微小的生物的壳上的花纹谱成乐章,乐章的流向影响溜冰场顶部的天窗电子开关,而这开关将决定使水洼里海藻生长的阳光和空气的进入。换言之,原先被视为在生态链底层的甲壳类生物,转瞬间成为场内整个生态最关键的角色。反之,人在当中的角色较为次要,以人为尊的生物阶级被倒转。

更重要的是,作品最后并非由艺术家完成,而是生物的互为作用和科技的设计结合而成—艺术家把当下现实搬到作品之中,希望强调各种生物和非生物间,以至生物和机械间互为依存的关系(interdependence),是真正的平等。我们对其他物种的灭绝不应是“同情”,而是对自己和其他生物的共通有更清楚的意觉,瓦解人理性地或存在主义地,把自己划分出为人跟其他生物有决定性分别的意识。

(网上图片)

现实里的生态,所谓生态链最底层,才对整个地球至为重要,例如大家如今都知蜜蜂在全球食物供应链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参与《Eco-Visionaries》的艺术家组合Rimini Protokoll索性把生物学家找出来的事实公诸于世:人类和水母竞争生存,并且水母会赢—水母成为了气候暖化的大赢家,当牠们的猎食者(鱼类)有绝种危机,水母却在愈来愈高的水温下极速繁衍。作品《Win >< Win》具力量的地方在于诉说这个“输给水母”的故事方式—

设置如水族馆的黑房内,看着水母在水族箱里优雅地浮游时,灯光一转,一班观众会突然穿过水族箱看见对面的观众,根据耳筒传出的指示,每个观众回答对自己生命的期盼,想像自身死亡和人类灭亡时的表情和演出,跟对面被水母墙屏蔽的观众说再见。而对面的观众看到他们对自己挥手,原先是观众的人,同时凝视“他人”、跟“他人”道别。在这个黑房内,在悠闲的水母面前,“人类”犹如在进行一个预知自己和同类灭亡的仪式。这种异常冲击着思维的艺术过程,所有科学数据、资讯不再停留在“明白”、“接收”、“责任”的层次,而是,我们需要重新反省生而为人的状态。

艺术家组合Rimini Protokoll在作品《Win >< Win》中诉说了一个人类“输给”水母的故事。(Getty Images)

展场变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验场

不少艺术家和科学界、建筑界、设计界合作,除了在作品呈现上有所创新,还在透过作品创造一些解决气候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一个跨界别的实验场、一些永续未来的可能。但如此这些,都是立足于前人的成果,甚至是一些被遗忘的、被忽略的创造品。

科学家早在工业革命初期已经发起环保社会运动,而且不遗余力。例如有艺术家把早期发明的生物气体发电机在《Eco-Visionaries》上展示(参见Skrei的作品《Biogas Power Plant》)。作为一种比风力、水力发电还有益于地球的再生能源的方法,迄今虽然仍有些国家使用,但因成本和效率问题一直难以普及。早期的发电机屹立于展场上,铺上厚厚的尘埃,有如出土文物般,艺术家旨在提醒国家组织和观众,这个既可减少二氧化碳和废物、且无任何有害气体释放的方式,却被资本主义社会遗弃,只因边际利润和企业效益先于解决眼前危机。

艺术或许从来未曾如此实际过—以展场作为解决社会急切问题的跨界实验场。(Getty Images)

艺术或许从来未曾如此实际过—以展场作为解决社会急切问题的跨界实验场。应该说,天马行空的想像和社会变革的推动终于明明白白地扣连到一起。展览中有不少正在经营的案例的展品,如美国经营无人生态岛的案例(Island House in Laguna Grande, Corpus Christi, Texas)。也有艺术团队如Unknown Fields攀山涉水到波利维亚看这生产锂的大国—有说那是世界能源未来的存库和希望—在他们制作的超现实调子里,无际的盐湖闪闪生光、Atacama沙漠,恍如天空之镜底下,就是提炼对地球伤害较低的锂的盐地、Unknown Fields称之为“火山的奶水”(Breastmilk of the Volcano)的地方。

由工业革命至电子时代,我们如何能真正相信、仰赖土地,又可以何种方式如此?当盐田映照着蓝天,欧洲艺术家和思想家希望在作品里创作出能诘问世界的、集乌托邦和异托邦于一身的、辩证的世界,那就是今天我们无时无刻处身的世界。他们想要逆反的远不只是少用一只胶叉或一个胶袋的环保意识,而是对地球运行系统、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人自视为高一等生物的种种结构性的、灾难的肇因。

上文节录自第200期《香港01》周报(2020年2月10日)《以艺术语言提出警示 欧洲创作界发表“气候宣言”》。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