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香港自视过高 吸引力大不如前

撰文: 陈澔琳
出版:更新:

“香港不能假设人人都有兴趣来,我们总是有点觉得自己是‘什么’。”前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没好气地形容,香港总觉得自己很吸引,以为任何人也喜欢来工作,这种自视过高的思维拖了香港后腿。他很疑惑,虽然政府一直以来都很积极招揽优才、专才,但当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出外留学后也不愿回来,那些林林总总的计划又能否吸引外地人才?

承接上文:【人才政策】成效不彰 量质未达标 拖经济发展后腿

叶兆辉认为除了待遇,人才更看重生活质素。(吴钟坤摄)

人才泛指优才与专才,与输入低技术或基层劳工属截然不同的概念,据2001年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文件,政府早年已下定义,优秀人才专注于创新及研究工作,需要一段时间才可发挥成效;专业人才则有助所属企业及机构应付当前的营运需要,两者在提升本港竞争力的角色不尽相同,但却相辅相成。随着社会发展,愈来愈多私营机构要求输入更多具备资历的专业人才,以填补难以聘得合适本地人才担任的职位。

内地女星汤唯参加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成为香港人。(资料图片)

政府在回归初期已意识到人才短缺的问题,遂在促进经济发展及保障本港市民就业机会的前提下,先后推出“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及“输入优秀人才计划”,期望借助内地及海外人才一臂之力,重点发展以科技为本、知识密集或高增值的产业,可是反应不似预期。据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文件,优才计划自1999年12月推出至2001年2月底约一年多间,仅接获452宗申请,即平均一日一宗,当中只有117宗获批。

政府就此进行检讨,并归纳出以下原因:

1. 内地及海外国家均求才若渴,与香港争相招揽人才;

2. 有些本地公司已在内地开展业务,可在当地物色及招聘优秀人才;

3. 一直以来,香港公司投放在研究发展的资源较少,因此需要若干时间,才能在创新及科技领域建立实力;

4. 新成立或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缺乏资源,未能从内地物色和输入所需的优秀人才。

二十年过去,政府是否已克服上述阻碍,吸引人才?现时本港主要设有六个计划(见表),以吸引不同背景人士来港工作或投资创业。除了沿用多年的“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外,自2006年起本港先后实施“优秀人才入境计划”(2006年)、“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2008年)及“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2015年),申请人如循这三个途径来港,毋须先获得聘用。此外,面对全球激烈竞争科技人才,创新科技署于去年6月推出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以先导形式加快输入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活动。

不同的输入人才计划各有清晰定位,如“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主要满足市场的短期技能需求;“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则鼓励非本地学生留港工作;“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则吸纳人才以应对香港中长期经济尤其创科的发展。除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设有配额外,其他计划并没有人数上限,总申请及获批人数持续上升(见图一)。

香港需要吗?

每当谈起从外地寻找人才,不少人会联想到会冲击本地人就业,但这是否事实的全部?作为缺乏天然资源的经济体,资本与人力资源是本港赖以成功的基石,惟近年来人力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港的人力资源在质、量两方面,均面对严峻挑战。

论量,过往政府不少统计报告揭示了叫人担忧的现象:香港人口老化比想像中急促严重,但未来人口增幅却比预期缓慢。翻查政府统计处《香港人口推算2017-2066》,“居港人口”推算由2016年年中的734万人增加至2043年年中822万人顶峰,然后回落至2066年中的772万人,以整个推算期计算,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

随着战后婴儿潮世代踏入老年,人口老化加速,加上出生人数减少,未来人口年龄结构面临严峻考验,报告推算65岁及以上人口由2016年的116万人(占当时总人口16.6%),上升逾100万至2036年的237万人(31.1%),即未来20年将增加逾一倍,到2066年长者人口推算将达259万人(36.6%);与此同时,基于生育率低下,报告推算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2016年的11.8%逐渐下降至2066年的9.2%。

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人口将会愈来愈少。(资料图片)

如果政府推算准确,香港的人口老化已接近危险边缘,人力供应必然首当其冲。参考《香港劳动人口推算2017-2066》,香港整体劳动人口预计将在2022年起开始缩减,由徘徊于约367万人的高位,逐步下降至2066年的313万人,整体劳动人口参与率按推算由2016年的59.2%下降至2066年的49.6%。劳工及福利局《2022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指出,本地整体人力需求按推算会由2012年的348万人增加约31万多人至2022年的37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9%,本地整体人力供应则平均每年增长0.4%,推算届时整体人力短缺达约11.7万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人口萎缩、劳动力见顶后回落,整体经济发展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因此增加人力日渐迫切。

在质素方面,创新科技浪潮席卷全球,港府去年亦收到“国家任务”,获批示“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本港锐意发展创科外,亦期望各行各业能受惠于此浪潮,这意味着大众需持续为知识与技能增值,才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屹立不倒。

港府近年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并鼓励加强与内地合作。(资料图片)

除了巩固已有的四大产业外,发展其他产业也是大势所趋。据劳福局报告,如果按支柱产业划分,大众耳熟能详的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业以及旅游业,共占2022年香港整体人力需求51.9%,各支柱产业年均人力需求增长率为0.1%至2.3%;如果按选定产业的人力需求推算,资讯科技及资讯服务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业、文化及创意产业、环保产业,以及经济发展委员会职权范围下的四个行业群,即航运业、会展及旅游业、制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专业服务业,合共九个选定产业的人力需求有所增加,年均增长率为0.4%至5.8%。到了2022年,不论是四大支柱产业还是上述九个选定产业,均各需要多20万的人力供应,才可应付需求。

再者,随着香港持续转型为知识型和高增值经济体,社会需要的职业模式或会出现转变,报告预测人力需求会转向较高技术及学历人士,即经理及行政级人员、专业人员和辅助专业人员的比例会普遍增加,而因自动化应用技术日渐广泛,较低层的员工如文书支援人员的比例会下跌。

上文节录自第159期《香港01》周报(2019年4月23日),《 量质俱未达标 拖经济发展后腿 成效不彰的人才政策》。

相关文章:【人才政策】成效不彰 量质未达标 拖经济发展后腿【人才政策】生活成本高 人才视香港为“跳板”【人才政策】传统价值扼杀发展 居港18年港漂叹港人太计较得失【人才政策】人口政策以经济挂帅 只著眼劳动力难保长远竞争力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第一届武博】眼界.决定境界!5月3至5日在九展举行的第一届香港武术及搏击运动博览(武博),活动包括解构武术电影的光影武林隧道、有趣好玩的武馆街游戏,以及超过100个体验班,让市民、初学者或武术专家,透过这个多元化体验型博览会,从武博扩阔眼界、提升境界!按此立即购票按此浏览武博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