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抗衰老商品效用未明 监管需重新定义老化

撰文: 孔祥威
出版:更新:

近年,一些科技公司埋头研发抗衰老药物或疗法,想要让这梦想成真,成功吸引一众“猛人”投资,例如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Google创办人布林(Sergey Brin)和佩奇(Larry Page)、创办维港投资的香港富商李嘉诚等。然而,这些研发中的抗衰老产品的功效仍有待验证,其中一种已推出市面、声称可借由输入年轻人血液抗衰老的方法,今年2月中已被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FDA)证实没有科学根据,甚至有健康风险。成效未明的抗衰老保健品崛起,既反映监管上的灰色地带,也引发科学界对“老化”定义的讨论。

【科技.未来】逆转老化未竟 抗衰老良方如真似幻

早前美国初创Ambrosia提供收费输血服务,声称把年轻人士血液输入体内可阻止身体老化,惟科学根㯫有待证明,更被FDA警告。图为马德里一间医疗用的输血中心。(视觉中国)

产品定义成监管漏洞

抗衰老商机之所以出现,在于输血毋须FDA批准便可进行,美国每年便有1,460万人接受输血(即每日4万人)。FDA亦没有把老化归类为疾病,换言之,这些研发中的减慢衰老药物不用按传统规定,测试其临床成效。

尽管如此,Karmazin的研究仍得到美国再生与细胞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Regenerative and Cellular Medicine)审查委员会的认可,该独立机构负责评定在人体上进行的实验是否合乎道德。委员会主席Barbara Krutchkoff解释,判决合乎医学程序,且“没有异常之处”:“有人质疑我凭什么下这个决定。多年来,很多人为了变得年轻试过千奇百怪的方法,(Karmazin的研究)并非最奇怪的。”她续说:“有些人花8,000美元去看超级碗(Super Bowl),若你想花8,000元输一次年轻血液,而你感觉良好,有何不可?”总括而言,她认为该研究“不会比过马路危险”。

曾在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期间担任政策顾问的生物伦理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律教授Alta Charo指出,若某种物质符合FDA对保健食物的定义,而公司根据这个定义来宣传销售, 除非能够证明它是危险的,否则,FDA无法采取任何行动。相反,医疗药物须在推出市场前确保安全和有效:“(抗衰老食品的)使用说明措辞谨慎。若这些公司贩售时声称可治疗疾病,将会杠上FDA。若他们打着回春保健食品名号,FDA什么都做不了。”

现时抗衰老产品或疗法成效不明,但若以保健商品而非药物自居,或可避过FDA严格监管。(Wikimedia Commons)

老化的定义正在演变

虽然现时老化不被视为疾病,但不代表未来不会。美国科学与健康协会(ACSH)去年8月撰文指:“疾病的定义反映科学知识和文化历史。在1851年,奴隶逃离主人会被视为患上名为漂泊症(Drapetomania)的精神病;直到1974年,同性恋仍被视为精神病一种;阿兹海默症和骨质疏松也曾被视为是正常老化、无可避免,因而无法治疗。”

同样地,老化的定义也在演变。去年6月,世卫推出《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11版,当中新增了“年老”(old age)。同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表文件,希望重新定义“老年衰弱”(frailty)。Sinclair透露:“我参与的小组曾与FDA谈过,他们愿意考虑把老化定义为疾病。当有一个国家率先改变老化的定义,就会引起骨牌效应,令其他国家跟随。”

疾病定义随着科学和社会发展而转变,骨质疏松、阿兹海默症等都曾经不被视为疾病。权威机构如世卫也正重亲审视“老化”是甚么。图为阿兹海默症患者、光纤之父高锟。(资料图片)。

去年12月,Sinclair还和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教授Nir Barzilai在科技媒体《Wired UK》联合撰文呼吁:“跟很多人所想相反,没有生物法则说我们一定会老化。实际上,就几乎所有疾病而言,老化是最明显而重要的患病风险因素。老化研究真正想带来的并非只是延长寿命,而是要消除疾病本身。”

一旦把老化定义为疾病,医生便可处方药物进行治疗。支持定义老化为疾病的,一般认为此举可增加诱因和资金,以研发老化相关疾病疗法或预防方法,同时杜绝夸张失实的抗衰老保健品。反对者则认为老化是自然过程,人人都会老化,若我们把疾病视为异常,自然不能把老化视为疾病。

老化是否疾病的争议,将左右抗衰老科技发展及应用。(视觉中国)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老人医学教授Cathal McCrory和Rose Anne Kenny去年10月在《刺针-糖尿与内分泌》(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撰文,质疑将老化定义为疾病的做法:“老化是正常生理过程,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都有一定差异。若接受人人老化速度各异,我们该以什么基础来判断老化是疾病?几岁可标签为有病?是否随意划一条年龄界线,过了老化就不再正常?我们如何决定这个门槛?”

有一派学者认为,既然减慢甚至逆转老化过程可以防止或至少延迟癌症、阿兹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等病发,而预防或延缓疾病是合理的医疗目标,那么,不论老化是否被视为疾病,抗衰老在医疗上都有其正当性。美国“抗衰老医学工程策略”(SENS)研究基金会首席科学家Aubrey de Grey长年推崇抗衰老科技,他认为老化可以逆转:“我没有说老化是疾病。老化固然对大家不好,它是医疗问题,但这只是字眼之争。身体会累积损伤,唯一治疗老化的方法就是修复这些损伤。我会视之为预防老化相关疾病。”

抗衰老支持者不担心会造人口泛滥,De Grey甚至认为,科学界不发展抗衰老科技,对后人才是不道德的。图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印度。(视觉中国)

De Grey曾在TED演讲中提到,有人担心抗衰老会导致人口泛滥:“他们会说,我们治好衰老的话就没有人会死……这样我们就不能多生小孩。”对于这种说法,抗衰老研究先驱Judith Campisi认为责任不在抗衰老:“在我有生之年,地球人口将会翻一倍,这是不可持续的。但与现时人口急剧增长给地球带来的伤害相比,令更多人不死不会过分加剧这个问题,所以我不认为抗衰老有任何缺点。”

de Grey的看法与Campisi相同,但他更侧重研发抗衰老技术隐含的道德义务:“我们要面对低生育率或高死亡率的两难抉择……未来人类有权就此选择,但不该由我们代替。若我们举棋不定,不着手研发抗衰老技术,就等于判了很多人死刑,因为他们原本可以在年轻、健康时受惠于治疗,却因为我们没有开发而失去机会……我认为这是不道德的。”

SENS Foundation的Aubrey de Grey多年来主张及宣扬老化可以逆转,并认为大家仍未接受这种观念改变,抗衰老科技才因而发展缓慢。(Wikimedia Commons)

De Grey将反对抗衰老的声音或顾虑形容为“麻木接受衰老”(pro-ageing trance),认为这种状态会阻碍抗衰老科技发展。他说,问题在于我们在文化上已接受了老化无可避免,任何想要阻止老化及其伤害的尝试都很容易被视为科学骗局。Sinclair则主张并非会老化才是人类,相反,是老化令我们“不够人类”。他认为,接受老年健康衰退,就跟古人视女人产子时死亡为自然和正常一样野蛮落后。

即使现时抗衰老药物或疗法仍需要更多科学理据支持,但投身其中的科学家,他们的心态仍有可取之处。试想想,若早年的科学家因为种种顾虑而拖延或不去研发疫苗和抗生素,今天的人类未必能活过40岁。

更多突破人类极限科技议题文章:

人工智能结合生前数据 人类可得“永生”?以数码化身得“永生” 技术与数据监管成疑

模糊人类定义 生物黑客的超人类实验追赶技术奇点 马斯克:人脑要接驳AI

人脑接驳电脑 将通往怎样的未来?脑机界面冲击私隐 人类难与超人类竞争?

3D打印器官 终结人畜痛苦3D打印器官移植 病人真系唔使再等?

上文节录自第156期《香港01》周报(2019年4月1日)《逆转老化未竟 抗衰老良方如真似幻》。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第一届武博】武术唔关你事?手感、眼界、反应、身体协调、双手控制能力,一定关你事!武博“武馆街”内的8个武术游戏,让你逐一挑战,亲身体验武术的乐趣,记得约定好友一同前来踢馆!5月3至5日,眼界.决定境界,九展见!按此立即购票,或按此浏览武博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