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现象级电影新突破 国产科幻片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农历新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成为中国又一部“现象级”电影。该片上映后,无论是从科技角度、价值观,以及影片中所涉及的英雄情结等,都引起一场褒贬不一的争论。抛开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定位,《流浪地球》带出了值得关注与探讨的两个不同维度的问题:它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有何意义?它传达的中国文化底色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引起了什么反思?撰文:孟祥莲
《流浪地球》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由郭帆执导。故事设定于2075年,讲述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尝试带着地球一同逃离太阳系,历经惊心动魄的搏击,最终成功拯救了人类文明。这一恢弘的奇思构想被认为不逊于任何一部荷里活科幻电影,各种视觉特效更是将中国电影产业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准。在这个意义上,《流浪地球》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无疑是名副其实。
截至上周六(2月16日)下午,《流浪地球》在内地的票房已达35亿元人民币,在北美同样取得不俗成绩。据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数据,《流浪地球》全美首周票房168.5万美元,排名第13。
突破与里程碑式的存在
受经济与文化软实力等的掣肘,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一直为行业内外诟病。从整个产业角度来说,中国电影仍远不及荷里活电影的制作水平,《流浪地球》的制作成本约3.2亿元人民币,约4,700万美元,与荷里活科幻电影动辄数亿美元成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今次《流浪地球》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开启了一道大门,不但为电影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充足信心,更可能为内地电影市场引来大规模的投资。加上近来中国电影总票房屡创新高,有望超越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电影票房市场,可见,中国科幻电影在未来要赶上荷里活的制作水平,并非只是梦话。
一百年来,荷里活的电影市场实力为全球之冠。相对其他电影工业,荷里活凭借效率与精密分工、大手笔的投资、高要求的美学风格,以及电影相关产业与厂商高度集中的产业聚落,成为电影界的世界中心,美国亦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主导者。
随着近年中国崛起,以及中美两边市场规模与文化影响力的改变,未来中国在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中将拥有更大优势。内地与香港在电影产业格局的转换,可作借镜。
综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电影业的发展历程,港台电影和荷里活电影可说是推动当代内地电影消费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内地电影产业的启蒙者。这些文化产品既改变了内地观众的艺术审美格调,又满足了内地电影消费市场的井喷式需求,更引发了“鲶鱼效应”(引入强者,激发弱者变强),给内地电影创作带来新的动力和启发,刺激内地电影从业员出产更多好的电影,为提升中国电影市场的品质带来积极作用。
北京电影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资料显示,全球电影票房在近十年来持续增长,2008至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复合增长率为4.3%,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北美地区增长基本停滞;第二大市场中国则以约30%的平均增长速度领跑全球市场,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的希望。
近年来,内地影院和银幕数量保持较高增速,院线规模不断壮大,布局更为均衡,电影市场呈现良性发展。不过,单是院线数量提升并不足够,只有与先进的工业和技术能力相配合,才能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发展成为电影强国。
荷里活电影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背后有庞大的美国本土市场支撑,令商家敢于投放巨额金钱,研发或引入各种先进技术,制作诸如科幻电影等各类题材。正因为能撑得起巨额成本,于是有一出又一出制作精良的电影出现,继而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成为美国文化输出和软实力的象征。
故此,中国若要成为电影强国,本土市场的发展便成为重中之重。内地拥有庞大的人口,并向着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位置迈进,这些都是电影产业得以良好发展的优势,亦是中国能跻身电影强国的底气,而专注于内地本土市场,服务好内地观众,便成为内地电影人的首要目标,《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早前接受采访时便表示,“先服务中国观众。”
《流浪地球》的成功,说明内地电影可以把目光重点放在内地观众之上,而不需要在剧情和观念上迁就外国观众口味,这亦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所在。
中国文化的底色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怀贯穿了《流浪地球》的剧情,这是电影产业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流浪”核心之人文关怀
尊重生命可谓《流浪地球》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电影里,流浪地球计划要延续100代人的构想,便是将人类繁衍置于文明延续的核心环节。“我们还有孩子,孩子还有孩子,总有一天贝加尔湖会解冻的”、“没有人类的文明,不叫人类文明”……这些打动人心的对白,把这价值取向表露无遗。
事实上,“流浪”与对人类归宿的探讨,一直是刘慈欣科幻作品的主题。所谓“流浪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经改造的地球,它从太阳系的子宫出生;它要解救地球上的所有人,所以让地球整体流浪。这与荷里活科幻电影中,人类离开地球去太空建立家园有着明显的文化区别。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把地球改造成星际飞行器来逃离灾难──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样的设定普遍被认为更加贴合中国人对家乡和故土的眷恋,而建设无数地下城和发动机的宏大工程与引爆木星的壮举,也折射着中国神话中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传说。电影主角刘培强(吴京饰)最后驾驶太空站撞击木星,更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舍生取义的精神。
另一方面,影片也关注了地球的生态灾难临近,并意识到只有全体人类跨越国家、民族、宗教等界线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应对灾难。在这种意义的支撑下,电影中宣导了一种具感染力、激励人心的价值观,寄托了让中国的人文关怀成为托起人类文明的重要底色的希望。在这个方向上,《流浪地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文化专家江晓原曾这样评价《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对人类何去何从的关怀:当众多的科幻小说家都在反科学主义纲领下写作时,刘慈欣依然抱有老式的信念,即相信科技能带来光明。电影与小说呼应,以“家”的概念沟通“人”与“类”。
借由这部电影,或许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将人与人的问题放置在更广阔的人类与宇宙关系之下,引发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在涉及人类终极命运时,应如何生存、自救、他救,以及如何把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伦理等应用到其他星系,并从整体上保存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
《流浪地球》不仅在内地众声喧哗,引起激烈讨论,也引起外国媒体关注。韩国《东亚日报》认为,《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而这与中国科技实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流浪地球》讨论之讨论
内地观众对于《流浪地球》的评论趋于两极,一端认为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里程碑,另一端批评影片依旧在消费民族主义情绪的“红利”。更因为男主角吴京曾主演民族主义色彩甚浓的《战狼》系列,令电影蒙上了一层不言而喻的民族主义和中国崛起的昂扬情绪。
诚然,影片中包含英雄主义的情结,也有关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加上吴京出现在荧幕里,对深谙中国电影和意识形态的批评者而言,争论几乎难以避免。事实上,在内地近年频繁出现因一部电影而撕裂舆论的现象,“粉”与“黑”总是斗得不亦乐乎。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诸多争议的背后,何尝不是反映了观众与中国电影从业者,对国产电影品质提高的热切期待?
《流浪地球》的故事架构和科幻逻辑等确实存在问题,但综合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意义,以及在科幻领域的突破来看,把《流浪地球》视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无可争议。电影终究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客观上会附着民族价值观,但本质上不是宣传武器。抱这种态度批评的人该问问自己,是否受固有思维所囿,未能持平看待电影本身。
上文节录自第150期《香港01》周报(2019年2月18日)《现象级电影新突破 《流浪地球》背后的深层次思考》。
相关文章:【流浪地球】从中美贸易战看国产科幻片 背后讯息应如何解读?【流浪地球】科幻片都要有中国特色? 爱国还须正视电影质素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