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以数码化身得“永生” 技术与数据监管成疑
俄罗斯有软件工程师以手机短讯记录,结合人工智能(AI)与亡友“通灵”;美国麻州理工学院的“增强永生”(Augmented Eternity)计划更进一步,希望用AI来延续智慧。另有科学家正致力保存人脑,让思想在未来得以上载;俄罗斯富商Dmitry Itskov更曾扬言,我们在2045年可以化身(avatar)续活。他们想要超越肉体得到永生的梦想,又面对甚么困难?
数码化身要能够代表我们,似乎仍有好一大段距离。至少聊天机械人的对话仍然不够自然,更别说要捕捉真人的性格和神髓,而且,现时根本没有任何程式可像人脑一样互动、沟通和决策。 美国麻州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访问教授拉纳马(Hossein Rahnama)正进行名为增强永生的计划,他也说他正研发的虚拟行政总裁只会是“决策支援工具”,不足以营运公司。
聊天机械人(chatbot)初创Replika创办人库耶达(Eugenia Kuyda),曾在好友马祖连科(Roman Mazurenko)死于车祸后制作他的聊天机械人Romanbot。她说为逝者创造电子身份的困难之处在于人本身就很复杂,“我们面对不同人,就会说不同的话,就像同时有20,000个性格”。“AI现时所缺乏的是语境(context)。”拉纳马认为这是增强永生计划的重要一环,因为要理解一句话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才能准确地拼合成那人的数码性格。
所以,也有人质疑这些聊天机械人到底有多少潜力。客户服务软件商Zandesk使用机器学习留意客户反应。该公司的产品主席Adrian McDermott认为,增强永生只能很有限地复制人的性格:“你或许能制造一个还过得去的Adrian机械人,但这个增强永生的Adrian不会有意识和灵魂。它的记忆力可能比我好,但它不会有思想,也没有创意。”
至于保存大脑、上载思想的想法,就更加遥远。毕竟,现时我们对大脑的认识还很皮毛。超人类主义者Zoltan Istvan就指出:“人的思想是怎么一回事,基本上仍然未知。另外,我们也不清楚意识到底如何运作。”
初创公司Nectome希望能备份人类大脑的想法,也引起了神经科学家和电脑科学家群起声讨,因为创办人Robert McIntyre曾说他们的技术是“100%致命”,换言之,Nectome仍未能在不取人性命之下保存人脑。去年4月,本来支持Nectome研究的麻州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就以科技“未够先进”以至无法得知可否保存人的记忆和思想或创造人的意识为由,与之中断合作。Nectome自此未有任何保存人脑的计划。
至于人类可以永生到什么程度,日本大阪大学机械人专家石黑浩来认为,这一问题可分成个人意识和社会性永生两个层次来讨论。他认为科技可造就社会性永生,让逝者持续贡献社会,但复制人的意识则不可能。他制作过名作家夏目漱石机械人,让其背诵作品并开讲授课;他还制作了模仿自己外形的机械人,希望死后可代替自己继续在大学任教:“有了机械人,我们可以永远存在于社会。但个人(意识)永生是不可能的,因为意识无法延续。”
谁来决定永生与否
Romanbot可说是亲友自把自为的成果,但是否人人都认为他们有权这样处理别人的数据?又是否人人都愿意像马祖连科,在死后被亲友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拉纳马希望增强永生可引发私隐和数据拥有权的讨论:“我喜欢这个研究计划,因为它将会面对很多有关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伦理问题。例如,我死后谁有权拥有我的资讯?”拉纳马主张,增强永生的用家必须能全权掌控他们的数据:“这些服务若要成为主流,必须要有私隐机构监管,确保这是你该有的权利。那些数据是你的财产,你可以传给别人,只有你和你信任的人才可取得。”事实上,即使号称史上最严资料保护法的《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亦不适用于死人。死后数据如何处理,死者本人、亲友、社交媒体背后的科技公司等的立场未必一致。例如Facebook帐户,除非生前已指定日后由亲友接手或直接删除,否则,Facebook会把它锁定成“纪念”版本,仅供朋友们翻阅既有的墙上内容或悼念留言。
2012年,一名15岁德国少女在柏林被火车撞死,双亲希望取得其Facebook帐号数据,但Facebook就以保护私隐为由拒绝开放,双方于是对簿公堂。2015年,地区法院判定父母能全权取得数据,Facebook不服上诉,到去年7月最高法院才一锤定音,判父母胜诉。Facebook发言人说,“诉讼历时之长,反映了议题的复杂性。”
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伦理学者Carl Öhman提醒,有关“数码来生”的讨论经常略过提供虚拟身份服务的公司的角色,而现实上我们应该对这些有强大能力操控生死的公司甚为怀疑。去年4月刊于《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一篇评论中,Öhman和同事Luciano Floridi就指出,这个冒起中的行业现时毫无监管,有需要建立伦理框架。他们主张人的数码遗产为死者尸体的一部分,“不应该只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例如牟利,而应被视为本身就拥有内在价值”,可参考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般抱着“人类尊严”的态度来处理遗物。
当有朝一日思想能上载,或将掀起更深层次的问题。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研究员Anders Sandberg预期,早期的伦理争议可能在于意识上传失败而造成的痛苦;但更复杂的是上传的意识拥有何种权利:“上传的意识将与一般人有同等权利,而这可能需要修改法例,也可能衍生出新的权利,例如能够实时运作的权利,确保他们能参与社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神经科学家Rafael Yuste补充:“当思想能上载到另一处,理论上你可复制思想,这是复杂的问题,因为将面对人该如何定义的核心问题。”
俄罗斯富商Dmitry Istkov注资展开“2045计划”,企图让人类思想摆脱肉体而永生。或许真正危险之处在于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会用2013年与达赖喇嘛见面时给我的意见来回答伦理问题。他说你可以做任何事,只要动机是为了帮人。”
上文节录自第14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月28日)《结合生前数据 将思想移至新躯体 AI“通灵” 人类得永生?》。
相关文章:人工智能结合生前数据 人类可得“永生”?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