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遗】本土意识擡头 承传文化靠什么?
在“香港非遗”办事处成立前夕,香港教育局网页刊了一篇文章,指广东话是一种非法定语言的中国方言,引起年轻人更加珍视目下所剩无几的本土文化!于是,这些本来老饼又老土的事物被重新发掘出来,他们对本土文化多了一重珍惜,然而,怎样才可将这些旧文化加以传承,而不是将之送进文化遗产名录就完事?撰稿:曹民伟
一种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应要融入日常教育与生活当中,这样一种文化才是存活的、有发展的、具生命力的,而不是尘封在博物馆中的木乃伊又或是恐龙化石。环顾今天香港市面上残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老的技艺往往难以吸引年轻一辈学习,像今天要年轻人学习粤曲、南音真是难事,因而导致大部分“香港非遗”就只剩下老一辈的参与;科技发展也令很多古老行业迅速消逝,像电脑排版植字的出现,令从制造铅字粒、执字粒到排版房到旧式活字印刷机都被淘汰了;外来文化也是摧毁本土文化的推手,像西式时装潮流涌至,香港妇女度身订制长衫的传统也消逝。
疯狂的舖租更把传统手工业逼上绝路,以前很多东西都可以重新修理,换暖水壶胆,打松棉被,磨打面粉,修补铜铁煲镬,修理木家私等等,今天一再加租,令行业没落,销声匿迹。其实,很多传统技艺比想像中更有趣,像新界人每年扎作花炮就好像西方人布置圣诞树一样,在天后诞、观音诞、关帝诞都会扎作不同的狮子麒麟花炮,“丁财炮”则最齐全,上边有八仙、天兵神将、双龙出海、年年有余、金花报喜、万里长龙,天后神像坐在后边,上边还有紫微星君。
要传承“香港非遗”除了靠年轻一代积极关注外,更应该学习像欧洲以至日本的方式,这些历史悠久的国家往往将本土非遗视作一种“国技”、“国艺”以至“国宝”,意大利佛罗伦斯的黄金桥还有着不少古老的打金匠,瑞士的制表匠更加是全球知名,日本京都有著名的手作帆布袋“信三郎”,这些古老技艺被视为国家的骄傲,也赢得游客与本地人的青睐,有助年轻一代愿意了解乃至投入这些古老行业,令优秀的文化手艺得以传承。
到底是承传还是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保育硬体的古迹有促进作用;后在全球化趋势下,看到各地区的独特知识、技艺、习俗可能会失传,于是到了2003年又推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对古旧的软件保育有所关注。原来的联合国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其实要强调的是heritage一词精神上的“承传”意义,多于物质上的“遗产”意义。
现今香港政府所译作的“遗产”,字面上的物质意义大于精神意义,“遗产”这个词语,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跟金钱挂钩,事实上,目下要保育的是买不到、带不走的承传,这些文化传统不应只被利用作为赚钱的项目。
以往香港保育有形的历史文物古迹,已处处向钱看,令项目变成发展商的摇钱树,失却了保育古迹而令大众享受的城市文化目的,像湾仔和昌大押变成The Pawn,要一睹古迹内里风情就要进去消费;PMQ也以贵租赶走本地创意小店;观塘愈来愈少文化人租得起band房,湾仔蓝屋动漫基地也因吸引不到人流而被终止合约,湾仔包浩斯式街市变成豪宅的商场,尖沙咀Heritage 1881的古迹酒店因为生意不佳而结业……
若然是都市的文化遗产,自然都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前以香港的发展思维看,人们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利用作为商业挂帅的项目,于是我们看到政府宣传“香港龙狮节”来吸引游客,“国际建筑展”以搭棚师傅作卖点,“长洲飘色”也成为给自由行参观的项目,而昂坪360更弄出一个“盟主之争少林VS峨嵋”……这些消费“香港非遗”手段,看不出多少推广本身文化艺术的功能,无助于保育发展、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
“香港非遗”的保育,首先应以承传本土文化为大前提,能够将之变作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只是随之而来的裨益。事实上,只要一个地方能够保留本土文化特色,重新阐扬被忽略的社区传统,吸引社区人士参与,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维系到整个社区的关系与凝聚群体的认同,像大坑人积极参与舞火龙、衙前围村村民带游人参观古村、薄扶林村也以牛奶公司牧牛场作导赏等,自自然然就吸引外来人参观。
年轻一代的寻根欲望
香港要到2015年才正式成立“非遗办事处”,这种后知后觉,已目送很多古老技艺失传了,曾经访问一位搭棚师傅,谈到小时候看的花牌有整家酒楼十层楼高的牌楼,还有会灯光电动的花牌,会看到天兵天将在打仗,又会看到飞龙麒麟在腾云驾雾,五十年代那些欢迎英女王加冕的大型花牌都是小时候见过,若说到战前那些大型搭几层的牌楼,根本连见都未见过,又何来技艺的传承!
电影《胭脂扣》中就有唱一首1920年甚为流行的地水南音《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然而,著名盲人南音大师杜焕在七十年代离世,那些真正的技艺已再无人识,今天仅有几位会唱的,也无从了解上世纪初在茶楼酒馆、风月场所卖唱的市井故事,实在令人唏嘘!曾有音乐研究者提到香港学校总是教授西方音乐,为何不将本土的南音与粤曲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呢?
一个城市“非遗”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往往牵动着整个城市的灵魂及其内在价值,香港急遽的城市步伐,令这些文化瑰宝日益失传,新一代对它们的印象愈来愈模糊,粤剧戏棚、打小人、中秋花牌、盂兰胜会神功戏、大坑舞火龙、长洲太平清醮、大澳棚屋……除了是一个个都市里流传下来的口耳相传的名字,究竟里边有什么故事什么传说什么文化,已然隐没于城市中,成为被遗忘的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正式成立以来,每年仅制作三数次展览及讲座,倒是环保团体长春社对“香港非遗”有更创意的推广,他们制作出以《我们的文化瑰宝》资源套送予不同的学校,小册子以缤纷的图画形象化地向小学生介绍香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长春社出版了予青少年学习的《香港非遗便览与实践》漫画图册,制作成一本通胜形式钉装的图书,吸引年轻一代认识什么是叹歌(渔歌之一)、什么是大圣劈挂门(一种拳法)、什么是河上乡侯氏宗族传说、什么是清明仔(一种茶菓)……
长春社同时模仿传统童玩,制作了一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康乐棋”,加入色彩丰富的图像,介绍香港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竞赛、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及大坑舞火龙,寓教于乐。
这个教学资源套的创作目标是将“香港非遗”融会成富趣味性又具启发性的游戏,令中小学生对香港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了解,鼓励思考现今社会保育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意义。
一个地方要传承与保育其本身的文化,最佳的办法就是透过教育,让下一代了解本土文化,现时的教育制度缺乏讲授本土文化的课程,又怎可能令年轻一代主动寻找这些虚空的历史文化?
一个没有本身文化的城市,那种赚够就走的过客心态,不可能了解到自己存在的根之所在,当历史与文化只一味包装成可资消费的商品,我们又怎能教新一代去爱自己的城市、爱自己的土地?
上文节录自第147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月21日)《思考“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 我们这城市遗失了什么?》。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更多《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曹民伟的文章:【古迹保育.上】林郑的保育成绩单 是政绩还是失【古迹保育.下】一切注重成本效益? 商业与文化如何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