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电价】开放电网讨论无止境 港人用电何时有得拣
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不能单单依靠上网电价,关键是营造出有利整个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市民及公司参与其中。讨论多年的开放电网便是再生能源能否普及的核心。可是,政府一直以确保供电稳定性为由,不断与两电签订《管制计划协议》,将开放电网停留在讨论阶段。
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总监钟兆伟认为香港的可再生能源难以发展,是因为电网没有第三方加入竞争,垄断市场的两间电力公司则欠缺诱因大幅增加再生能源的投资。
他批评政府与两电的新一期管制协议,仍没有详细的开放电网计划,而协议期延至2033年,只是维持两电垄断电力市场的局面。他认为,政府应清晰表明未来20年会提供一个较好的市场环境及土地,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他强调,开放电网在技术层面绝对可行,关键是政府有没有决心做,“点解新加坡做到,香港做唔到?”
“最理想是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分拆”,钟兆伟解释,香港的发电设备与电网属同一间公司,将其分拆法例上可以处理,涉及成本亦不多,分拆后其他机构便可以使用电网,直接发电及卖电予市民,电网公司则可对产电者收取费用,概念类似收取“道路费”。他指出,供电属重大公众利益,政府有责任以香港整体利益为首要考量,营造一个有竞争的电力市场环境,为市民提供稳定、便宜及环保的电力;开放电网后,只会在初期对两电带来冲击,或令电费增加,两三年后便会渐趋稳定。
钟兆伟认为,推动香港太阳能发展,最重要是整个市场氛围,上网电价政策只是有少许压力令电力公司开放,允许可再生能源接驳入自己的电网,但不是一个市场竞争,而且对市民的吸引力亦令人怀疑。当电网未开放,市民不可以选择是否采用绿电,市场前景不明朗,太阳能公司便不会贸然投资,他反问:“如果买股票,你宁愿买电力公司或是(本地)太阳能公司?”
现时两家电力公司的电网已连接,在紧急时互相支援。钟兆伟建议以两间电力公司的电网“互通”作为开放电网起步点,市民不再受中电和港灯各自的服务范围所限,自由选择购买哪一间公司的电力,甚至连绿电亦可包含其中。他以上网电价为例,假设太阳能板集中在新界安装,港岛居民根本难以参与。
环境局就开放电网作出回应,指两家电力公司电网之规划、发展和运作,是为配合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源、运作模式,以及用户的需求而设定,因此,电网未必能够随时容纳第三者的供电运作,需要仔细研究开放电网予第三者使用当中所涉及的法律及技术问题,以确保有可靠、安全的电力供应。
环境局表示,从电力市场的长远发展出发,应为引入竞争作准备,将来具备相关的条件时引入竞争。就此,政府与两电签订分别于今年10月及2019年1月生效的《管制计划协议》下,电力公司已同意在下一个规管期,与政府商讨及共同研究加强中港两地联网、香港现有电网之间联网,以及开放电网供新参与者使用的安排。
竞委会批政府仅咨询两电
竞争事务委员会曾针对政府2015年发布的《电力市场未来发展公众咨询》撰写意见书,当中显示发电市场有潜力成为一个具竞争性的市场,而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正是如此。意见书指,其中一个为发电市场引入竞争的方法,是对两电现有的资产引入竞争,容许两电向对方的服务地区卖电,这个方法需要加强两电现有联网的连接。
竞委会当时提及关于开放电网安排,指出香港尚未具备引入竞争的条件,但为促进电力供应竞争,必须设立一个规管架构,使供电者及买电者可以使用输电及配电网等基础设施,而且供电者及买电者之间必须有途径,例如设立电力批发市场买卖电力。该会并指出,政府偏重咨询电力公司及与其共同发展开放电网的做法,不太可能有效,考虑到改变市场及规管环境需时很长,因此建议在2016年前设立独立的咨询机构,在24个月内就上述各项事宜发表报告,让政府有充足时间考虑及执行。
可是,直到现时,政府与两电签订最新协议,当中只是再一次表示会研究开放电网的安排,而协议直至2033年为止。竞委会就此回复,指已在意见书中提出多项建议,以促成为香港电力市场引入竞争,竞委会对该意见书仍持相同看法。
中电:毋须为增选择引入竞争
政府于2015年就电力市场未来发展进行公众咨询,中电当时指出,其他电力市场引入竞争的成效参差,难以确定是否能为香港带来裨益。政府认为研究联网和开放电网是有助为电力行业引入竞争,可是未有证据显示香港会因此受益。结论是长远而言,加强联网可为香港提供更多采购洁净能源的机会,但联网费用高昂,未必符合经济效益。
中电回应查询时指,政府2015年的公众咨询结果,几乎全部书面回应者认为一直沿用的《管制计划协议》行之有效,能达到各个能源政策目标,大部分人亦认为,香港目前供电可靠,电价合理,毋须为了增加选择而引入竞争。中电又指在新《协议》下,有多个新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包括上述提及的上网电价,自4月接受申请以来,反应良好,中电同时会推出可再生能源证书,提供不同方式予市民或机构参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台湾早期发展太阳能的情况与香港相似,根据台湾经济部推动绿色贸易专案办公室今年公布的《绿色产业报告》,台湾在2000年开始推动太阳能产业,但只是示范作用,及后制定多项政策改革电力市场,营造成熟的太阳能市场环境,令很多“有钱冇地方”的市民能够参与,达致“全民发电”。现时台湾政府正全力发展再生能源,期望2025年达成绿能占总发电量20%的“2025非核家园”政策目标,并进行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及促进在地经济发展。
台湾:民众零出资、政府零补助
台湾于2009年通过《再生能源发展条例》,2010年实施上网电价。2012年起先后推动“阳光屋顶百万座计划”及“太阳光电2年推动计划”,由于屋顶型太阳能板设置速度较快,台湾经济部于去年10月再宣布推动“绿能屋顶全民参与”方案,以“民众零出资、政府零补助”为原则,屋主免出资参与绿能屋顶改造,提升屋顶结构安全,营运商确保购买太阳能电力以维持长期维修及运作20年,当中10%的上网电价回馈业主,3%会予地方政府,用以成立基金支持绿能及邻里建设。
台湾内政部又改善法例,在不影响安全原则下,简化屋顶设置太阳光电设备的申请程序,亦将县市政府能办理的发电容量申请,由100千瓦提升至500千瓦,以方便民众。台湾地方政府会遴选适当营运商,协助市民设置屋顶太阳能系统,透过民间技术及资金,令“全民发电”的电力予市民优先自用,剩余电力再由营运商用上网电价转卖给台湾电力公司(台电)。政府预期建立分散式自发自用洁净能源,原定2025年达到3吉瓦屋顶型太阳光电的长期目标可望提前五年达成,当局并预期,太阳能产业三年会增加1,200亿台币(约305.6亿港元)投资,可增加1.2万个就业机会。
“中间人”助投资者觅屋顶
台湾再生能源推动联盟理事陈坤宏,2012年成立天泰能源公司,在太阳能发电的开发、财务管理、工程及维护等担当“中间人”角色。他认为台湾开放电网,公司才能得以发展,一方面协助合适的投资者寻找土地或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再以一度电大约4.5元台币(约1.15港元)卖给台电,以发电收入计算,公司占5%、投资者占30%、土地供应者占10%、银行占55%。
他指出,在台中、台南等地区,主要寻找民间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台北市等多高楼大厦的地方,政府会开放其他公共地方,如中小学屋顶,予中标的能源公司投资。他解释,业主未必有意欲斥资在屋顶或天台建造太阳能板,而有钱的市民尤其是居于高楼大厦的则未必有空间,能源公司便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现时台湾有三十多家类似的“能源中间人”公司,管理两万多个发电系统。陈坤宏表示,台湾太阳能产业一开始面对的困难与香港类似,一来市民未必愿意安装,二来很多屋顶是违法而不能加建系统。在台湾,于屋顶设太阳能板最初与香港一样,有不可逾地面1.5米的高度限制,令参与度不高,及后政府逐步放宽法例至4.5米,并免除根据建筑法规定申请杂项执照。“拆墙松绑”后,居民装设太阳能板,不影响原有的天台活动空间,又方便维修,令发电量增加。
台湾的太阳能产业起步阶段时,银行因不了解而不愿意借贷,陈坤宏的公司成立之初,便花半年磋商,才获银行批出一笔3,000万台币(约764万港元)资金。他指出,银行在整个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市场需要有一个成熟的投资氛围,才能予银行信心放贷,目前其公司的资金,三成来自投资者,七成是银行的专案融资。他指在台湾安装太阳能板回本期约10年,但必须是有银行愿意投资借贷,否则回本期要延长至15年或以上。
陈坤宏忆述2015年台湾遭到台风苏迪罗吹袭,“很多太阳能板被吹翻,以前很少人在乎的安全问题再次备受关注”。他表示,银行、安装公司、私人公司自此要求太阳能板可抵御17级正风。太阳能公司增加太阳能板的安全强度,成本上升5%至10%,令台湾在2015年的太阳能发展速度慢下来。及后台湾政府参考实际安装成本,订立基本投资报酬率,上网电价会跟随成本改变,令投资者不会因而却步。他直言政府、银行二者角色尤其重要,带动了民间参与太阳能产业发展。他更强调,发展太阳能产业最主要的推动力一定是政府,台电起初不想开放电网,政府如果不向台电施加压力,实在难以推动。
台湾在1995年开始推动电业自由化,但多年来欲修改1965年的《电业法》均失败告终,直至去年才通过《电业法》修正案,打破台电垄断局面。台电开放电网后,只征收约占电价1%的传输费用。
陈坤宏认为台湾现时只是较香港走多一步,对于消费者如何选择使用绿电或是一般电力,还在摸索当中。他指出,现时台湾很多初创企业正尝试当中的新营运模式,而发电的未来趋势,是电力营运商与消费者签订协议直接卖电,当中台电只是租出电网,消费者可直接从其他电力供应者买电。
新加坡:用户可自选电力套餐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新加坡电力市场的研究,新加坡电力市场改革早于1995年展开,以“发电有竞争、用户有选择,市场决定价格,有效配置资源”为目标;1998年按照英国模式建立电力批发市场;2000年,隶属新加坡电网公司的发电厂独立营运,形成“厂网分离”;2003年参考新西兰模式,建立“新电力市场”。新加坡亦逐步开放零售市场,减少用户用电量的限制。
新加坡目前的发电商在批发市场竞价上网,零售商按照竞价形成的统一价格买电后,再以不同的套餐向自选电力用户供电,非自选用户则按政府管制电价,向市场服务商购电。新加坡电力市场的主要成员,包括:隶属贸易与工业部的新加坡能源局,主管电力工业,负责确保电力市场提供可靠、经济、高效的电力供应;电网调度部门(PSO)隶属于能源局而独立于电网;能源市场公司作为交易组织机构,实行公司化运作,产权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全资拥有,负责批发市场的运营管理等。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将涉及公共建设的太阳能项目集中处理,马雅燕指新加坡政府设有中央招标制度,为各个组屋屋苑集体招标安装天台太阳能系统,令采购安装更有效率,成本降低。她认为,本港的公屋亦应效法新加坡,设立中央协调计划,由房屋署集中负责在公屋天台装设太阳能系统,公立学校则可以结盟模式,大规模置放太阳能板,并由私人企业投资去处理绿色计划。
韩国:打造能源自主社区
韩国早于1990年代已经推动开放电力市场,其后更成立电力交易所及电力委员会,甚至形成独立的发电公司,以及负责电力输配、发售的电力公司。自日本发生“311核灾”后,韩国政府提倡节能及加大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产业,于2012年推出“减少一座核电厂”计划,而太阳能便是重要的一环。首尔盛大谷便是成功试点,设有“太阳能咖啡车”、“能源超市”和发电配套设施,方便市民安装太阳能板,社区能做到“能源自主”。
目前,首尔的能源自主社区已有数十个。另外,首尔市政府以优惠租金提供闲置的公共设施,例如滤水厂天台,发展私人资助的太阳能项目。政府亦精简太阳能发电机的发牌程序由60日缩短至30日。首尔亦曾推出太阳能发电市民基金,吸引市民投资政府所设立的大型太阳能发展装置,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上文节录自第131期《香港01》周报(2018年10月2日)《开放电网讨论无止境 港人用电何时有得拣》、《政府积极创造产业环境 台韩星三地 太阳能发展蓬勃》。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敬请留意10月2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31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