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人.四】为每首诗编上号码 叶英杰:做最有耐性的诗人
叶英杰的第一本诗集于1999年出版,此后每隔几年,便有新书推出,最近一本是去年年底推出的《旁观生活》。朋友说他是位多产诗人,他却说出书只是一个阶段性总结,并不代表什么。
他很早便写诗,初时当成游戏般玩,直到升中后,接触徐志摩的〈山中〉,深受启发下认真创作,没想到老师竟然将诗作贴到操场上。他深受鼓舞,参加青文奖,拿了好几次新诗奖,认识了评审王良和。那时没有手提电话,他问王良和拿了地址,不时寄诗给他看,王看完后又将评论寄回来,断断续续交流了好几年。他说:“我最欣赏的那几个诗人都过身了,直到有一天,我在书店揭开一本文学书,看到王良和的诗,真的很喜欢。那首诗很生活化,很贴地,我很震撼,原来可以这样写诗。”
年少时,他喜欢到铜锣湾商务的新诗架上寻书,看徐志摩、戴望舒的作品,看着看着,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的名字—台湾诗人覃子豪。他买了几本,一发不可收拾,全是超现实主义的诗作,晦涩难明,他不自觉受其影响,写下许多同样难明的诗。
直至加入“我们诗社”,一起围读、参加朗诵会,他眼界大开,“早期我写的诗大家都不太明白,那时写东西容易侧埋一边,较多潜意识,后来叙事性较强,很大原因是因为参加了诗社,很多人提点我。”后来,“我们诗社”为他出了第一本诗集《只有名字的圣诞卡》,东岸书店为他出了第二本诗集《电话下的自由》,书中集结了他早期的作品,依旧是意象多,文字艰涩。
2008年,他自资出版第三本诗集《背景音乐》,用上精装硬皮,他想,除非有人愿意发行,否则这应该是最后一本诗集了。2014年,石磬出版突然找上他,愿意帮他发行新书。这次他在书中加入自己拍的照片,尝试以文字及影像呈现诗意,诗集名为《寻找最舒适的坐姿》。叶英杰变了,诗人钟国强在序中说:“如今叶英杰的诗,文字早已变得平易近人,而且少用意象,多用赋体,至于诗的旨趣,人的情味,则往往藏于类近白描的字里行间。”
若说早期写诗是因为兴趣,那后来的他已将之视为一种事业。他读工业学校,毕业后从事IT工作,没有接受过写作训练,虽然如此,他却是写诗的人之中最持之以恒、最为坚定的。他说,一边工作一边写诗其实很辛苦。去年他到英法公干,看到许多风景,但工作期间却无心创作。“我知有些东西可以写出来,譬如在巴黎机场登机时,我看着行李沿着输送带碌落去,有种幼稚园学生去上学,不知能否再见到的感觉,我便记下来。”
回来后他写成〈掌握〉一诗:
行李箱,你会拥有什么样的视野?拖着你,拉着你,让你穿过那些弯曲、狭窄、或使你弹跳不止的路必要时懂走快步;能适应每个不同暗度的夜一开始测试你时,我要你原地自转看你能否从容面对,看你会否感到晕眩拉杆伸长、缩回,是否就可以支撑?你要足够坚硬,又要有可容纳所有季节的柔软 你要懂得念旧,又要知道满足更多的激情独个儿呆在群众当中,你要保持清醒只要能够让那个人在领取处当中发现你就好一直逗留在那回旋道,要解脱,唯有那人伸手决定想起空中小姐当初把你的条码胶带圈在你手挽上称重。你存在了。你可以前进了。你可以开始徜徉看你背着我开始在运输带上前进,我心里说:再见这不知道会否是最后一面;此刻我只有能力这么想。──叶英杰〈掌握〉
写诗的人,有才华特别高的,像30年前的钟玲玲、淮远,更多的是稍有才华,却无以为继的。叶辉曾这样评价叶英杰:“叶英杰不是没有才华,但可以肯定才华不特别高,他最好的诗往往能在平淡里见出不平淡,甚或将平淡改写成隽永的同义词,当中大概没什么秘密,唯一的秘密,在我看来,就是沉着,就是耐烦。”
我问他看到“才华不高”的评价,会否很受伤?他淡淡地说:“他也有点说对了,我主要是从来没有读过文科,导致好事之徒常常从中可以找到很多缺点,这始终是一道过不了的坎,唯有将勤补拙,通常最有耐性旳人都是赢家。我希望在诗这方面可以有点贡献。”
“我们诗社”还有以下故事:
上文节录自第130期《香港01》周报(2018年9月24日)《“我们”一起写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