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vs“言论权”:InfoWars遭封杀 自由亦需有底线
“纳粹抓共产党人的时候,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他们抓社民党人的时候,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社民党人……当他们抓我的时候,再也没人为我发声了。”美国保守派人士最近引用这首反对纳粹德国的诗,批评苹果、Facebook等知名科技企业从各自的平台上,移除阴谋论者琼斯(Alex Jones)传播的内容,他们担心此举势必削弱言论自由以至公民权利。可是,细心审视琼斯被“开刀”一事,其本质根本与“限制言论自由”无关。纵使我们退一万步,借此事谈论“言论自由”,也应认识到“言论自由”也不意味着放纵,而是应有其底线和担当。
琼斯以及他在1999年创办的网站InfoWars,一直被指散播有悖伦理和常识的言论:除了经常攻击弱势群体,还曾声称美国政府策划“911恐袭”、民主党人经营跨国娈童集团,以及暗示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受害者都是控枪派聘请的“演员”。去年11月,InfoWars发布视频声称十字军东征是“防御性”措施,暗示伊斯兰信仰正在入侵欧洲。
许多美国人,尤其是自由派,早就无法容忍这些假新闻和阴谋论,希望新媒体大力整顿。在多方压力下,苹果、Facebook、Google、YouTube和串流音乐平台Spotify等终于在8月初移除琼斯的播客节目、帐户以及影片。上周三(8月15日),Twitter亦以琼斯呼吁支持者“准备好步枪(抗争)”为由,禁止他在相关平台发言一星期。
在保守派和自由派壁垒分明的美国社会,事件无可避免引发巨大争议:处于漩涡中心的Facebook在声明中表示,琼斯的专页歌颂暴力,对跨性别人士、穆斯林及外来移民使用“非人性”语言,违反公司政策,因此决定采取封杀行动;而本身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者的琼斯则在另一社交网站反击:“下一个(被禁)的保守新闻媒体是谁?”呼吁支持者“协助InfoWars抗击审查”。
政治两极化、新媒体兴起惹的祸
古往今来,假消息和阴谋论从来不缺,但琼斯和InfoWars之所以能够肆虐网络,却是由若干新因素促成。其中,政治两极化和新媒体兴起,肯定扮演推波助澜的作用,令本来只是茶余饭后话题的假消息和阴谋论,一举成为各界关注的“议题”。
首先,在政治两极化方面,这个现象的结果就是温和声音愈来愈不受重视,极端声音逐渐擡头。一直以来,美国温和中间派选民的存在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力量。两党候选人为了胜选,政纲必须向中间靠拢。可是,自1990年代以来,美国贫富差距加剧、阶级固化、社会趋向两极,立场左右分明的民众愈来愈多。琼斯就是右翼份子当中知名度较高、舆论影响力较大的一个。
另一方面,有别于过往由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局面,在社交网站日渐普及的年代,“有心人”只需付出较低成本,便能透过开设专页与“同道中人”互动,人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毋须再看传统媒体脸色。就以琼斯为例,在其被移除的四个Facebook专页当中,其中一个便有接近170万追随者;他在YouTube的频道亦拥有超过240万名“粉丝”,视频累积点击率数以十亿计。
不难看出,在政治两极化的年代,新媒体就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促进网民交流,坏处是为错误思潮提供平台。面对泛滥的假新闻和网络极端言论,这些新媒体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走向积极的过程:它们本来只想充当交流媒介,而非“真相仲裁者”,根本不想在内容上作出监管。可是,随着假新闻和阴谋论甚嚣尘上,这些放任无为的新媒体备受压力,必须重新定位。一般相信,鉴于中期选举举行在即,整治假新闻的行动可能还会陆续进行。
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拥有数以十亿计用户,琼斯作为其中之一,被封杀一事看似微不足道。可是,由于这位阴谋论者追随者众,上述科企封杀他自然有“亮剑”的意味。加上事件牵涉科技企业是否有权限制某些人发言,以及言论自由界线在哪这两个更重要的议题,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禁止传播”不等同“限制言论自由”
不少保守派人士(也有部分自由派)质疑,Facebook创办人朱克伯克(Mark Zuckerberg)和苹果公司行政总裁库克(Tim Cook)之类的科企高层像审查者一样,任意关闭特定人士的发声渠道,导致他们难以接触目标观众,权力实在太大。与琼斯“惺惺相惜”的英国独立党前领袖法拉奇(Nigel Farage)便指出:“无论你是否喜欢琼斯和InfoWars,他毫无疑问是当今大型科技企业勾结的受害人。”
这种理论看似合理,实际上却很难站得住脚。按照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申诉的权利。问题在于,上述条文只对政府施加限制,Facebook、苹果和YouTube等是私人企业,法律并未禁止它们透过订立服务条款和用户守则,拒绝它们认为不恰当的言论。
在琼斯这件事上,Facebook直接关掉专页、而非只是删除“惹火”帖文的做法颇为讲究。这是因为,若只是删除帖文,看起来就是在“正确”和“错误”的帖文之间作出审查,给人打压言论自由的观感;而直接关掉专页,不让对方继续使用Facebook平台,则只是一间企业实践经营自主,禁止“违反公司政策”的用户在公司平台上传播,就像旅馆不招待某些人一样。更何况,没有人禁止琼斯透过其他渠道表达意见,他还能在InfoWars网站上发声。
封杀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等媒体一方面认为Facebook向InfoWars开刀一事,为社交媒体处理极端言论树立先例,有助在未来避免更多争端;另一方面也抓住科企高层在限制言论上的权力过大这点,忧心言论自由受到打压。然而这种担忧本身就是基于一个混淆的认知:“禁止传播”不等同于“限制自由”。
言论自由有红线
琼斯遭开刀一事根本毋须大肆炒作—外界不必为一个素质低下的阴谋论者作免费宣传,更不应把事件说成是言论自由受到威胁。不过,就算退一万步,硬要讨论言论自由的界限,这件事也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美国司法机关是有为言论自由定下界限的。例如,二十世纪初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曾表明:“即使是最严格的言论自由,也不能保护一个人在剧院里大喊大叫,并引起恐慌……每个案例的问题,都在于所运用的词汇,是否产生明显的危险。”在1942年的“查普林斯基诉新汉布什尔州案”(Chaplinsky v. New Hampshire)中,最高法院亦指出,包含“挑衅字眼”、亦即透过激怒别人而“煽动即刻的破坏和平行为”的言论,不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
琼斯的阴谋论极为反智,清醒的人大可视之为疯言疯语。不过,在反智无聊的阴谋论以外,敌视弱势群体、呼吁支持者“准备好步枪”之类的威胁性言论,显然就不能等闲视之了。联系美国最高法院早已有的清晰表态,言论自由的红线该画在哪,难道还不清楚吗?
可以说,InfoWars遭封杀一事本身就与言论自由无关,纷争的起因,在于舆论将“禁止传播”混淆为“言论自由”。然而需要再次重申的是,即使是谈论言论自由本身,这个天赋权利也应当有其底线,与权利相辅相成的是责任与担当,放纵绝非自由。
上文节录自第12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8月20日)《“阴谋论”vs“言论权”:InfoWars遭封杀 自由亦需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