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推基层医疗犹如开多个新战场 学者:卫生署似小配角
多项关键数据说明,香港的医疗技术与质素位于世界前茅——人均预期寿命在全球数一数二、婴幼儿夭折率居最低之列、癌症整体存活率与欧美国家不相伯仲。讽刺的是,绝大多数市民依赖的公营医疗服务,却存在一些难堪景象:医院病床长期逼爆、医护人手持续短缺、专科排期等候时间数以年计。林郑上台前夕,多位学者联合推出《医学霸权与香港医疗制度》,从医疗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剖析本港医疗领域的种种问题,表明了他们的基本态度。虽然林郑这一年来对医疗服务“讲心又讲金”,但无法令这些关注医疗体系深层次结构问题的学者满意。他们接受《香港01》专访时,有的质疑政府增加资源未能用得其所,有的直言林郑政府迄今“使唔到力”,未展现作出大刀阔斧式医疗改革的决心。放眼未来,他们认为改革之路应如何启步?(此为《香港医疗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过去一年来,林郑月娥在医疗领域可谓“落重药”,从紧急拨款5亿元予医管局应对流感高峰期人手问题,到亲自写信为罕见病病人争取进口药物,再到于财政预算中额外预留3,000亿元推动第二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均展现出与往任特首不同的魄力。然而,争论多年的医务委员会改革也在政府向医学界让步中过关,医疗领域的权力天秤继续向医学界倾斜,社会长期存在的“医医相卫”质疑声随之延续下去。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直言,要解决诸如医护人手短缺等老问题,以及令医疗服务有更多选择,关键是“打破专业垄断”,但他同时指出阻力很大。
基层医疗发展契机
现届政府迄今在医疗改革上着力推展基层医疗及实施自愿医保。政府希望透过推动基层医疗纾缓公营医院压力。基层医疗的一重现实意义是减低市民患病入住公营医院的风险,随着香港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未来医疗护理需求势将更为繁重,尽早落实基层医疗这个目标更显重要。去年10月,林郑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发展督导委员会,跨部门统筹推展基层医疗事项,并在葵青区率先设置地区康健中心。
确如林郑所言“预防胜于治疗”,发展基层医疗有助减低市民患病住院,尤其是老人使用医院的次数,减轻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负担。理大专业进修学院首席讲师陈和顺说,今届政府推动基层医疗的明显原因是人口老化,此举如同“开多一个新战场”,但“这条路一定正确”,政府有充裕财政储备推行改革,关键是如何推动。他指出,基层医疗的需求明确存在,林郑在这方面“点都交到功课”。由于香港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如果每个地区都设立护理中心,便更容易集中需要医疗服务的市民,尤其是老人。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导师邹崇铭认同,发展基层医疗是处理医生不足问题的一个契机,甚至有助于改变医生控制医疗制度的局面。
基层医疗概念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90年的基层医疗健康检讨委员会报告,近至食物及卫生局于2010年发表的《香港的基层医疗发展策略文件》,均指出基层医疗是个人和家庭在持续医护过程当中的首个接触点,提供方便、全面、持续和以“人为中心”并配合家庭及社区环境的护理。钟剑华认为,这么多年来基层医疗一直没有太大发展,与新增医疗资源过度倾向于医院有很大关系。他分析,现时医管局与卫生署得到的拨款比例是9对1,大部分资源投放于公营医院,肩负拓展基层医疗重任的卫生署获得的资源甚少,非政府组织、长者中心等基层医疗提供者所获资源更是捉襟见肘。追不上新增需求,更谈不上改变公私营医疗比例、解决医院服务超负荷的积弊。
半专业网络助推动
《医学霸权与香港医疗制度》另一作者、香港明爱专上学院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林昭寰指出,政府以往过于重视医院服务,忽视基层医疗的作用。众所周知,香港医疗服务的结构性问题在于公营系统严重超出负荷,大部分市民又因为经济问题,市民有病时迫不得已涌到公营医院。林昭寰说,基层医疗连接个人与医院急症室及其他专科、评估机构等等,应该加大力度借助社区中心、非政府组织推展,甚至组织医生团队定期上门探访,为居民检查身体,并将健康检查普及化。
林昭寰以个人经历为例说明。他透露,有家人患有癌症,需要卫生访视员定期探访,监测病况。卫生访视员是指到居所访视病人,并提供医疗保健建议的人员,在西方国家很普遍,在香港却不常见。林昭寰坦言,每日探访三小时需要1,500元,这笔费用并不是所有市民都可以承担的。不过,他同时指出,卫生访视员可帮助家人处理情绪问题,令病人愿意服药及接受基本检查。
至于治疗费用,那位患病的家人需要服食标靶药,公立医院药费约9,600元,私家医生同类的药物则要2万多元,两者相差三倍,林昭寰直言这样的收费差异不合理,而且普通市民根本无从得知当中的资讯。在医治层面,当病人需要开刀抽取组织检验癌细胞时,公营医院按步骤逐步处理,需要先转介外科,之后再转介内科及肿瘤科,等待过程繁复。
癌症患者情况特殊,而其他常见长期医疗服务,有更大潜力落实基层医疗。林昭寰举例,现时很多老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排队看医生诊症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病情有没有转差,这部分可以由半专业人士处理,例如由社区护士上门作基本检查。他补充,非政府组织、社工等等的社区联系较强,可以向居民提供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与训练。他认为,开设社区康健中心只是起步,之后需要设立监护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将基层医疗“地区化”。他举例,如果在某个社区收集的数据显示某种病症的病人求诊次数较多,就该相应为那个社区设立长远目标,有针对性地做更多预防措施,以期减少求诊人数,譬如人口老化的地区中风求诊机率较高,便该在该区加强针对中风的检测及教育。
基层医疗以预防疾病为主,卫生署是负责推动的主要角色。可是,在当前医疗资源分配格局下,医管局占政府医疗开支的比例达九成,过多的资源集中于这个“大户”,卫生署只能充当小配角。2018至19年度的公共医疗开支预算为712亿元,比前一财政年度增长13.3%,占整体经常开支的17.5%,加幅为近年最高,当中医管局所获得的经常资助提高近60亿元,以增加病床数目、手术节数、普通科和专科门诊名额和相关人手等,提高公营医疗体系的素质。政府又将一年一个拨款周期改为每三年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长比例和人口结构的变动,逐步递增给医管局的经常拨款。与以往相比,这些举措无疑都属大动作,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除了钱花得更多,多数措施大体上仍是因循旧策,而基层医疗实际所获资源与政府所订目标是否匹配,实令人感到怀疑。
长远来说,林昭寰认为政府必须加强卫生署角色,成为管理医疗范畴的“大内总管”。他直言,医管局的职责集中于管理住院服务,对推动基层医疗未必能施展更大力度,故应该服从在权力架构上处更高位的基层健康机构。他建议由政府设立中央医疗保险机构,为每一个病症制定合理的标准价、套餐价等指标。
上文节录自第119期《香港01》周报(2018年7月9日)《改革“使唔到力” 谁可搬动医疗制度大山》。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