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访华】以行动反驳“被边缘化” 中国对朝影响力不减
上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访华,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商讨朝鲜半岛局势,新华社之后罕见地以3400字长文报道了金正恩此行。金正恩成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六年以来,首次外访即选择到北京,时机正好赶在朝美首脑会谈之前、美国宣布对华贸易战之后,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外界充满各种猜测与想像。不过,此次访问释放出的讯号中,有一点各方解读基本是一致的:金正恩访华打破了“中朝关系崩溃论”、“中国出局论”以及“朝鲜带枪投美牺牲中国论”,中国在朝鲜半岛上并未被“边缘化”,依然是谁都绕不开的“稳定器”。
过去几年朝鲜不顾中国反对多次进行核试,令“中朝关系崩溃”、“中朝关系名存实亡”的说法一直在舆论界发酵,甚至在去年11月习近平特使访问朝鲜遭金正恩拒见时达到顶点。到上月初,伴随着朝鲜绕开中国单独决定于美韩分别举行首脑会晤,“中朝关系崩溃论”进一步演变为“美朝对话牺牲中国利益”、“朝鲜倒向美国将背叛中国”、“中国在此轮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动中被迫出局靠边站”。例如韩联社在3月7日便表示,朝韩积极对话让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话语权面临“消失”的危险。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亦表示,中国会乐于见到上周以来半岛问题的进展,但过去中国一直尝试担当的“调停者”角色目前改由韩国负责,中国“大多时候被排除在外”,对此可能感到不满意。
《金融时报》中文网3月9日刊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王鹏的文章则称,如果美朝首脑会晤得以举行,两国真正实际探讨的,很可能是如何在以牺牲中国利益为前提下,单独媾和。3月12日《金融时报》中文网又刊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曹辛的文章,称美朝首脑会晤可能带来三大问题,一是中国被边缘化,二是朝鲜会以美制华带枪投美,三是朝鲜半岛加速统一。
既有智库学者的深入分析,又有国际大媒体诸如《金融时报》的渲染,一度令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危机重重,并成为各方舆论热议的焦点。然而,这些说法都随着金正恩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发表的讲话而不攻自破。
对于中朝关系,习近平说要把中朝传统友谊不断传承下去,发展得更好,不应也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变化。金正恩则称在新形势下传承并发展朝中友谊,是朝方的战略选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而对于半岛局势,金正恩更表示:“按照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总书记的遗训,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立场。”又说:“我们希望同中方加强战略沟通,共同维护协商对话势头和半岛和平稳定。”
北京不动如山不站最前
按照金正恩和习近平对于两国关系的定位,中朝关系过去数年的裂缝已经迅速弥合。金正恩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前先和中国通报朝鲜对于谈判的要求,以及对美韩“采取阶段性、同步的”和平措施的期待,固然是出于“借中制美”的企图,但亦可见朝鲜对于中国地位及作用的认可与尊重,说明中国没有在半岛问题上出局,“朝鲜背叛中国论”不成立。
事实上,各方早就开始承认北京的关键作用。特朗普在同意会见金正恩后,亲自致电习近平,说:“习主席坚持美国应该同朝鲜开展对话的主张是正确的。美方十分感谢并高度重视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密切同中方的沟通协调。”
朝鲜之所以不得不选择对话,关键之一是中国在幕后全面配合制裁。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中方的剧本已经稳步上演:朝鲜导弹核弹实验停止,美韩不再军演,半岛已经出现了“双暂停”的局面。
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决定了其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而中国与朝日韩等国之间的经贸等联系,又使得它们无法彻底摆脱中国的影响力。凭着这个地缘角色,中国就可以不动如山,令与朝鲜半岛问题相关的各方无法排除中国的影响力。外界所热议的“中国被边缘化”,忽略了中国的地缘角色重要性,因为不论局势如何,中国仍是这盘棋的一大玩家。
此外,金正恩访华也不意味着中国一定会强势回归主导朝美会谈。美朝接下来会如何谈、谈出何种结果,都是两国之间最直接的问题,中国可以施以援手,但无法替代美朝,也不可能代替美朝。
金正恩低姿态“给足面子”
透过朝鲜电视台长达35分钟的金正恩访华报道,可以看到中国接待金正恩的气氛相当热烈,既有欢迎仪式和欢迎晚宴,更有文艺汇演,这在以往金正日访问中国时是没有过的。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三位政治局常委同时出席会面,刚刚就任国家副主席的王岐山也有出席。而金正恩在面对这“特殊待遇”时,表现亦十分得体,并不如外界传言般自大。他在讲话措词大献殷勤,不单再次祝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并声称自己首次出访选择中国,是因为珍视两国友谊,还强调两国友谊“弥足珍贵”,朝鲜“任何情况下”都会坚持与中国做盟友。此外,金正恩在做笔记、敬酒这些小动作上也摆出了低姿态,可谓对华“给足面子”。
朝鲜方面的报道亦对金正恩与中国领导人的交流落墨不少。朝中社报道称,金正恩“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极具诚意的款待”,还指习近平夫妇招待金正恩夫妇的午宴“特别有家庭气氛”,虽然朝鲜媒体报道重点放在金正恩身上,但依然可以看出,报道以一种炫耀性的语言,描述金正恩受到中方隆重接待。
中国多年以来都是朝鲜最重要的援助者,朝鲜与中国交好的方针变动不了,而强调中国对朝友好的态度,对稳定朝鲜国内局势意义重大。金正恩返回朝鲜后,不忘第一时间给习近平发电文致谢,称“这次会晤将会成为继承发展朝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朝鲜日后须仰赖中国之处甚多,故金正恩为访问“执好手尾”,好方便展开下一步合作。
需正确看待意识形态连结
金正恩的访问让“同志”、“传统友谊”、“两党两国关系”再次成为中朝关系之中反复出现的词汇。但中朝关系不再对立的同时,是否意味着中国对朝鲜外交政策会否重回“血盟”状态?
事实上,中国内部一直都对如何看待朝鲜有激烈争论。相信“朝鲜屏障论”的人认为,作为中国的近邻,朝鲜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放弃朝鲜论”者则认为朝鲜随时可能损害中国利益,不能无限地为朝鲜“兜底”。
但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过去中朝关系出现的问题不是党际外交的问题,而是朝鲜的国家利益主张损害了中国利益。中朝党际交流中断只是两国关系恶化的结果。
无可否认,党际外交能够维护国家利益,尤其是对全球意识形态战略的正面积极意义。但在对待朝鲜问题上,中国不可能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外交和核问题混淆挂钩。
从外交层面上看,同样信奉社会主义的朝鲜是中国必须团结的国家,这点不容置疑。而从核问题的角度看,朝鲜必须弃核,以维持东北亚地区局势稳定。然而,这两个层面并不矛盾,中朝恢复党际交往、重温传统友好关系,并不等于中国会纵容朝鲜开发核武。
北京超高规格接待金正恩,是外交层面的怀柔策略。与此同时,中国的严厉制裁已经说明,不会纵容朝鲜在核问题上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在这方面中国是认真对待的。
朝鲜国内宣传未提“无核化”
虽然两国重申“同志加兄弟”的情谊,此前的阴霾似乎霎那间一扫而空,但也不宜过分乐观。外界已经注意到中朝两国对于金正恩此行解读存在差异。
最值得注意的是“无核化”问题。按中方报道,金正恩承诺按金日成及金正日的意愿推进无核化,然而朝鲜的报道却对此只字不提,亦没有提到金正恩表达愿与特朗普尽快会面的说法。
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曾经在对中国和苏联的承诺上出尔反尔。金正日执掌朝鲜期间亦曾宣布弃核,但有否履行承诺,结果人所共知。细观金正恩过往的行为和表现,他和祖辈、父辈也颇为相似。
虽然就根本而言,朝鲜不可能甩开中国,此次宣言愿意弃核,亦非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朝鲜对外有极深的戒心,对于安全保障极度渴求的同时,又不愿意相信其他国家的保证,因而迷信核武威力,但出于经济民生发展需要,又不得不缓和姿态,此种矛盾心态实值得注意。
如何发挥影响力,促使朝鲜认真转向谈判,不会再次撕毁承诺,认真履行未来可能达成的协议,仍然是中国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宣言要建立“社会主义强国”,自然要在外交方面有所作为,处理好同盟关系是大国外交必修课。如今,安抚引导好这个家门口的“小兄弟”,就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上文节录自第10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3日)《以行动反驳“被边缘化” 中国对朝影响力不减》。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敬请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