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经济.上|香港能否复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经验?
根据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改编的电玩游戏《黑神话:悟空》,自今年8月20日上线以来屡获好评,截至10月上旬已经售出至少2,000万份,总收入超过7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开发成本的3亿元人民币。游戏被誉为中国首款超高品质的“3A游戏”,打破了“中国玩家没有国际审美水准”的论调,还成功带动许多产业发展:主要取景地山西成为热门旅游地,联名产品一抢而空⋯⋯很多人都问:《黑神话》为何如此成功?而近年极力开拓文创和电竞产业的香港,又能否开创出名声大噪的“爆款”游戏?中国香港电竞总会创会会长杨全盛接受《香港01》访问,拆解现象背后。
打破“买IP做游戏”模式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土壤孕育了数不胜数的文学创作,传承至今也随着传播载体的演变而被改编成了家传户晓的影视作品,例如《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白蛇传》等等。不过,中国作为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全球最大电玩游戏市场,却鲜少成功打造以中华文化作为背景的现象级游戏作品,更多是向日本或欧美等地购买游戏版权(IP)再加以补充内容,例如目前最赚钱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就是获得外国漫画公司授权部份角色。幸而,今年8月,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改编、以花果山灵明石猴“天命人”寻找六件根器复活孙悟空为游戏主线的《黑神话·悟空》,终于填上这个缺口。
早在2020年,《黑神话·悟空》发布宣传片时已经备受各方关注,首播当天就在Bilibili影视平台(B站)获得破千万的点击率。四年后,《黑神话》横空出世,迅速占据新浪微博热搜榜首,相关科技、传媒公司股票也大幅上升甚至涨停,并被外国玩家誉为中国首款超高品质的“3A游戏”,打破“中国玩家没有国际审美水准”的论调。不消两个月,游戏已经售出至少2,000万份,总收入超过7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开发成本的3亿元人民币。中国香港电竞总会创会会长杨全盛就此“爆款”现象接受《香港01》访问时也形容,《黑神话》是能够“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顶级游戏”,而他受访前一晚也还在游戏当中奋战。
《黑神话》到底“神”在那里?很多人都说,它打破了中国“买IP做游戏”的固有模式,也在尊重文学经典原著人物的形象之余加入创新,即在深厚中华文化的底蕴中创造了全新的游戏世界。这种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迅速点燃中国玩家的热情,一句“我在埃及当刺客,在异世界当猎魔人,当猎龙者,当骑士,什么都当了,现在我终于看到一丝希望,我能回自己国家的异世界当猴哥”在玩家中内广为流传。令人意外的是,游戏同样获得外国青睐,游戏平台Steam统计数据显示,发售当天有19%的玩家来自海外,其中美国占比最大。“这个游戏比很多电影更具影响力,很多外国玩家开始买英文版的《西游记》。”杨全盛指出,游戏之所以被称为“第九艺术”,是因为结合了传统艺术和当代互动的新文化产物,非常契合年轻人的审美,绝对能够成为对内文化自信,对外文化输出的新产业。
电玩经济拉动男性消费力
《黑神话》的出现,也让市场清晰地看见了男性消费潜力。瑞幸咖啡与其合作推出的联名饮品和限定海报等周边产品,在开售当天上午就被一抢而空。时趣洞察引擎的数据显示,本来在该品牌的用户构成中,女性占比超过七成,但在联名活动后,男性占比飙升至31.56%。其他品牌也纷纷推出联名款产品,包括滴滴共享单车、联想笔记本电脑、海信显示屏和电视产品,售价699的飞智联名游戏手柄在未开售已有5.6万人预约抢购。在有逾30万名电竞玩家的香港,自然无法避免这股旋风。《黑神话》上线之初,香港正好举办电脑节,有展商顺势设置试玩区,吸引不少男性玩家购买相关游戏配件,部分厂商更推出购买中高阶显示卡送游戏的促销活动,深受消费者欢迎。杨全盛也笑言,自己为了玩《黑神话》,专门去买了一部PS5游戏机,无奈却未能呈现游戏的最佳画面质感。
事实上,随着电玩游戏的蓬勃发展,男性玩家的消费能力已经崭露头角。今年内地“618购物节”中,在抖音平台上,男性向电竞产品如显卡和CPU等游戏配件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杨全盛解释,女性玩家主要购买游戏文创周边,而男性玩家更爱体验不同电竞装备使用感的细微差别,所以更加倾向于购买动辄上千上万元的贵价电竞设备,如电脑、显卡、显示器、电竞椅等。在香港游戏市场,数码港2017年发表的《推动香港电竞发展报告》显示,有93%玩家为男性,当中超过一半年龄在18至21岁之间。
成功的游戏不仅能产生大体量的游戏销售额,带动相关产品和行业,例如硬件设备、游戏配件、周边产品的销售,游戏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的发展,还能拉动旅游业的兴盛。《黑神话》的制作团队曾在内地36个地方取景,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在山西。这要追溯至2022年山西省文旅厅与游戏主创团队达成的合作,持续在网上发布取景地文旅宣传片,打造《黑神话》旅游景点路线。其中,晋城玉皇庙景区在今年暑期游客量创新高,半年内游客达到5万人次,有40%的游客受到游戏影响来到景区;隰县小西天景区在游戏发售当日售出的门票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山西省因而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新兴旅游城市。
“不缺好IP,但没人肯投资”
那么,近年极力开拓文创和电竞产业的香港,是否具备潜力创作出如《黑神话》一样的现象级3A游戏?杨全盛认为,香港不缺乏文化基础和流行IP,例如特色街景建筑、警匪片、黑帮片以及香港漫画都是很好的创作背景,而且全都深受内地甚至海外欢迎。例如日本一款《人中之龙》的游戏中有大量九龙城寨的场景,曾经吸引许多日本游客来港寻找“城寨文化”。但他也强调,游戏内容的制作绝对大于文化IP,例如“铁甲奇侠”这一角色在未拍成漫威大电影之前只是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在系列电影大火后才成为出圈的经典角色。
“IP不是最首要,题材亦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愿意投资(制作3A游戏)。”杨全盛也有投资香港游戏公司,深谙“投资”对制作游戏的重要,因为开发过程当中涉及不同专业,例如美术制作、动态捕捉、音乐音效制作、建模制作,而且往往未知要到何年何月才有回报。“但香港在这方面绝对没有这么大的生态圈,要做这类3A游戏,短期内都不会发生。”他坦言,香港投资人习惯金融市场的“快回本、高收益”,通常不会选择投放太多资源予游戏开发,所以开发成本超过1,000万元港币的游戏项目已经算是“大制作”,而这也导致香港游戏市场主要都被小型休闲类游戏占据。
杨全盛认为这种投资导向无可厚非,“有人拍荷里活级的戏,也要有人拍短视频。”2013年,香港手机游戏公司发布的《神魔之塔》卡牌游戏,就曾获得极高关注度,市场估值一度高达26亿元港币。尽管这无法与《黑神话》相提并论,但杨全盛说,《神魔之塔》的成功起码能让投资商看到希望,愿意为行业投放更多资源,就能够提高其他游戏的成功率。“当鱼塘里有更多鱼的时候,总会有养出一条大鱼;现在鱼塘并不小,只是里面的鱼太少了。”他续指,港产游戏能够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输送全球,而特区政府亦看到游戏经济的发展空间,如“创意香港”办公室管理的“创意智优计划”两度为本地初创游戏公司提供资助,包括为他们参加外国游戏展提供支持,可惜至今仍未看见突破性成果。
香港电竞起步十年仍落后
由游戏产业发展出来的电子竞技运动已然成为前景明朗的朝阳产业。杨全盛指出,电子竞技本质已和传统运动无异,通过游戏展现运动员的技巧、专注力、智力、耐力、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但不是所有游戏玩家都能够称为电竞运动员,“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只是零点几个百分比的人,剩下99.99%的人在电竞圈里都是观众。”
不同于游戏用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高度参与度,电竞是一项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技术的观赏性娱乐节目,因而涵盖了赛事组织、选手培训、直播转播、电竞教育、电竞场馆建设等多个方面。此外,游戏产业的产业链较长,收入来源涉及一次性销售及订阅服务、游戏内购道具及DLC(下载内容),以及游戏内的广告和赞助,变现涉及开发、发行、销售、运营等多个环节,以及游戏IP的衍生产品开发,周期较长且不稳定;而电竞则主要依赖线下比赛的活动赞助与广告、赛事门票与转播权,投资盈利即时且高效。
电竞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势头迅猛,根据荷兰数据分析公司Newzoo最新数据报告,2022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全球收入突破10亿元美金,达到13.84亿元美金;预计直到2025年将会达到18.6亿元美金。其中亚洲地区成为后起之秀,《2023韩国游戏白皮书》显示,2022年韩国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已达1,514亿韩元(约8亿元人民币)。根据《2023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也达到1,579亿元人民币;但在香港,电竞产业自2015年起步,经历三年新冠疫情的打击,至今未能恢复元气,行业也缺乏统计数据。在强劲的市场竞争下,香港具备什么发展优势?又如何能在市场中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