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勒斯坦法典|用奇怪姿态闪避所以中招? 欧洲剑术古书尴尬姿势
以奇怪的《22世纪杀人网络》姿势闪避所以被刺中?令人想歪的“头靠在别人要害”动作?这两张图究竟想表达什么技术?
沃勒斯坦法典
图片中的技术都来自沃勒斯坦法典(Codex Wallerstein 或Co.I.6.4º.2),它是 Paulus Hector Mair于1556年编写的德国击剑手册。目前的原件存放在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的图书馆。根据艺术风格和笔迹,它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书籍/文章;前两部份可能要追溯到1470年代,而第三部份则可能要追溯到1420年代。
沃勒斯坦法典的第一部份处理长剑、刀和匕首,第二部份处理摔跤技术,这两部份是被称为“纽伦堡群组手稿(Nuremberg group)”系列的第一个条目,纽伦堡群组起源于该地区,并记载了当地的武术传统。第三部份则被编入了角斗士群组( Gladiatoria group),这群组的技术集中在穿上盔甲的作战技术,并以比武审判(Judicial duel/Trial by combat)的规则进行。
技术解释
此技术为书中的14v,“《22世纪杀人网络》式闪避”其实不是闪避,而是左方以剑踏步后抵著别人的颈,格开别人的剑(或对方推开)后,攻击对方的躯干:
在网上亦看到其中一个变化:左方用与懒扎衣/楔子摔/冲前髋撞类似的技术摔倒了右方,只是上身动作由用手变成用剑,再在对方正在跌倒中途加上刺击:
此技术为书中的21r,“头靠在别人要害”就是在MMA中常见的双手刈。双方交接后,向前推进,向上拨开对方的剑后下潜使用双手刈:
至于为何头的位置这么尴尬,可能是因为作画问题,也有可能是真的想使用者用头攻击对方要害,毕竟头顶亦是一种有显著效果的攻击方式。另一张作画就展示了以头顶向对方的太阳神经丛(Solar plexus),但其时对方已被率先举起:
兵器摔跤?
兵器的摔技一直存在,只是被很多人忽视。当有盔甲时,斩击难以斩入装甲覆盖的位置,所以攻击目标是甲与甲的罅隙,或者保护不够多的手指。当短兵相接又未能得手的时间,二人就会去到缠抱距离,所以著甲摔跤就尤其重要。在摔打的过程中,士兵会拔出短刀攻击甲与甲的罅隙。
就算没有盔甲,一旦对方倒地,为了恢复站立姿势,对方手上兵器将会无效化。若上位者能加以操控对方体势,便可制压对手乘隙攻击对方弱点。而且对方在地上等同完全失去移动力,能轻易被己方包围夹击。还有在倒地状态下,倒地者即使挥动兵器攻击,亦会威力大减。而且,以兵器的决斗可以不是一对一的,假如有队友,对方倒地后自己的队友就可以补上追击。
各种摔跤技术被应用在不同武术之中,更成为对付甲胄敌人的常用手法之一。因此,摔技在战役中十分重要:
延伸阅读:
战锤Warhammer|在板甲面前取代长剑 中世纪骑士的破甲兵器
天助勇者|外国情侣研发中世纪游戏 把著名HEMA主播当成游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