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燊逝世】曾参与澳门陈克夫吴公仪大战 年青时为拳击好手
一代赌王何鸿燊(1921-2020)离世,各界对这澳门一代风云人物的离开深表惋惜。年逾九十的何鸿燊,一生见证澳门历史变迁,亦亲身见证了多个重要时刻。例如1954年在澳门举行太极宗师吴公仪对白鹤拳宗师陈克夫的慈善赛,这场龙争虎斗当年震动整个港澳武林,并掀起扑飞潮。这场大赛除了这两位宗师对阵外,还有几位南北名师参与制订赛规,而当时只是三十多岁的何鸿燊亦有参与其中,上台客串给师傅试拳。
“陈吴大战”中亦有客串表演
五十年代“陈吴大战”,两位主角分别是澳门代表白鹤拳陈克夫及香港代表太极拳吴公仪,陈克夫是澳门白鹤拳第二代传人,吴公仪亦曾担任黄埔军校教官。这场大战触发原因事缘吴公仪自诩“自北方走到南方,未逢敌手”,此番话语激起陈克夫不满,故双方在报刊上引起争论,争吵越演越烈,最后要用拳脚解决。但由于当年香港并不允许公开比武,故比武擂台选了澳门新花园酒店,并以慈善赛形式举行。据说当年赛前两位宗师关系火药味甚浓,但由澳门赌坛大亨何贤(前澳门特首何厚铧父亲)出面居中调停,说服两位掌门人将比武改为有绳擂台慈善赛(有绳擂台是当年新潮事物),化干戈为玉帛,后来筹得二十七万巨款亦捐给香港石峡尾大火居民。
这场比赛为求订下两位宗师都同意的赛例,何贤尊诚邀请南北拳师在赛前摸拟在擂台对决,从实践中吸纳各师傅意见订立赛规。当时参与其中的名家有咏春梁相、太极名家董英杰(杨澄甫学生)、鹰爪门刘发孟和西洋拳李剑琴等,最后比武分六回合,每局五分钟。规则有不准踢下阴、插眼、擡腿过膝等规定,两位师傅亦签了生死状。
当时何贤的旧同事及好友何鸿燊,刚在澳门赌坛崭露头角,他亦有份在赛前表演项目中客串,上台由一位师傅以硬功硬吃何鸿燊几拳。
年青时的何鸿燊热爱运动,有长年健身习惯,亦是一名拳击好手。他于日军侵华期间曾一度中断学业,加入俗称“香港义勇军”的皇家香港军团担任航空救护兵,上大学时迷上桌球,球艺亦精湛,并获香港大学桌球比赛冠军。后来亦爱上网球、打猎及跳舞,虽然不知当时何鸿燊上台试拳出招是否来真(现存的影片后制配上了很多夸张拳风配声),但可以肯定的是壮年的他一定有不错身手。
【点击看当年大战图片及新闻】
与李小龙有亲戚关系
而较年长的读者应该还记得,何鸿燊和李小龙是亲戚。李小龙父亲是粤剧名伶李海泉,母亲为何爱瑜。何爱瑜有欧亚混血血统,是香港四大家族之首何东家族成员,养父为何甘棠,即李小龙外公,何东同母异父兄弟。
何东父亲名何仕文,何东为犹太人父亲何仕文与华人母亲施娣所生,后来施娣与华人男子郭兴贤生下何甘棠,所以何东与何甘棠虽然为兄弟,但后者并无混血血统。何东另一弟何福生下何世光,何世光之子则为赌王何鸿燊,所以李小龙和何鸿燊虽然无血缘关系,但辈份上是不出三代的表兄弟。
(影片中大约2:30左右,有何鸿燊上台试拳片段。)
陈吴大战启发新派武侠小说诞生
说回这场经典陈吴大战,赛事因为开场不久双方均有犯规起飞踢,故经裁判团商讨后得出“不胜、不负、不和”的赛果,据当年《香港工商日报》报道,二人打完交还饮番杯和头酒,欢喜收场。
这场拳赛后来除了带来习武潮,亦成为文化人创作灵感,开启了新派武侠小说热潮。时任《新晚报》总编辑罗孚,他见到拳赛后港人仍沉醉其中,灵机一触就立刻叫副编辑陈文统写篇武侠小说。当时香港流行的武侠小说,主要讲方世玉、洪熙官等洪拳系故事,内容低俗沉闷,不为文化人青睐。
陈文统出身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之前并无写过武侠小说,后来以“梁羽生”为笔名,写他最熟悉的题材——义和团,成为他第一本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此书亦成为新派武侠小说鼻祖。这部作品写技击情节颇多,当中尤其详述太极门功夫,这都和触发创作小说的背景“吴陈太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