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门:技击港漫的跨界观

撰文: 赖家俊
出版:更新:

最近人气之作《复仇者联盟3》全球卖座,不少人慨叹荷里活有强大的英雄漫画作剧本后盾,为电影创作提供灵感来源。其实,在香港,早年也是流行技击英雄漫画,当中更有翻拍成电视剧或电影,不同漫画故事间亦一度出现crossover角色。我们栏目经常介绍日本的技击漫画,今次我们介绍一套香港本土技击漫画之祖─《龙虎门》。

《龙虎门》原作者黄玉郎,前身为黄玉郎于1969年发表的技击漫画《小流氓》,自第99期起改名为《龙虎门》(1975)。2000年6月,黄玉郎决定重新连载《新龙虎门》,重零开始构建新体系,至今仍在连载中。

《龙虎门》前身为《小流氓》,图片撷取自:http://www.ivan-ho.com/yuklong/70s/the70s.htm

《龙虎门》的历史变化70年代初,香港经济仍不景气,人民居住环境恶劣,贪污猖獗,黑邦横行,治安不靖。漫画家黄玉郎以当时社会背景,创造出《小流氓》主角王小虎,及后更与哥哥王小龙、石黑龙组成龙虎三皇,为街坊警恶惩奸,打退一众欺压群众的黑邦。1975年,港英政府通过《不良刊物法例》,《小流氓》被指渲染暴力而一度遭取缔,黄玉郎于是将当时销路冠军的《小流氓》改名为《龙虎门》,并大大改革漫画业,提高了漫画在社会中地位,为他日后成为香港漫画业大亨打下基础。

出书历三十年的《龙虎门》,故事发展也见证著香港发展。漫画故事发展的地域版图,见证香港人的视野,由街坊邻里本土社区,冲出香港,到东南亚以至全球。《小流氓》年代,龙虎三皇所战对手都是本地黑邦流氓,而且命名甚具本土色彩,诸如湾仔七虎;后来《龙虎门》年代为打入日本市场,开始出现日本罗杀教、韩国白莲教、泰国通天教、元始门和广法堂,到后来更出现势力遍布全球的“主宰会”,亦开始由街坊间扫荡地痞流氓,到大谈民族仇恨(例如罗杀教部分反派为抗日时期侵华恶将)。

港漫《龙虎门》一度改拍为电影,图为电影剧照。(视觉中国)

他国不一定用他国武术在日本罗刹教以后,虽然大打民族牌,但罗刹教主“火云邪”神的绝招不是空手道或剑道,而是“易筋经”和“火云掌”;韩国“白莲圣上”不是用跆拳或韩国合气道,而是《九阳神功》;泰国通天教“文殊天尊”不打泰拳,而是打“轩辕惊天诀”。《龙虎门》在异族战场大战,但尚武的敌人打的都不是本土拳术而是“中国拳”。(1)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香港盛行功夫热,即是在李小龙的作品中,外国反派也会打他本国的国术。相反,《龙虎门》在大战外国各大反派高手时,不会刻意贬低其他国家武术,反而只是以虚构的中国功夫之间一较高下,这点与现在渲染民族主义的武打电影大异奇趣。

科幻与Crossover七八十年代全球影视步入高科技年代,荷里活盛行《星球大战》、《异形》,将一个充满科技幻想的视觉效果带给观众。受到这些风气影响,电影中如邵氏武侠片出现科幻化动作设计(如《武林圣火令》(1983)),在漫画《龙虎门》中亦引入这类科幻感场面。例如在《龙虎门》中,主角的武术经常模仿机器概念,例如“雷电神腿”、“电光毒龙钻”,当中毒龙钻转脚“螺旋钻”这个动作是现代科技才带来的概念,亦是在漫画中最高速和最具杀伤力的绝招。(2)

《龙虎门》中的老祖宗,图片撷取自:https://bit.ly/2rOVgSO

此外,当年版权观念不彰,所以黄玉郎在多套漫画都有引用金庸的创作,如王小虎懂“九阳神功”、“降龙十八腿”,王小龙“打狗棒法”、“降龙十八拳”等,现在明眼一看便知是金庸小说的武术移植到当代社会中。

而除了上述“借用”外,在《龙虎门》亦有其他港漫要角crossover出现。例如《龙虎门》在通天教故事中出现反派老祖宗,虽然黄玉郎只是默认,但很多读者已发现老祖宗一角是黄玉郎另一港漫《醉拳》的大反派小剑仙练斌。老祖宗的绝学如“御剑飞行”、“穹苍宝鉴”、“九死邪功”等均与小剑仙一样,而《醉拳》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龙虎门》故事在七八十年代,老祖宗依稀是年老版小剑仙,他脸上疤痕是在《醉拳》中与王无忌大战时为无忌龙吟宝刀所伤。(因《龙虎门》多次换主笔,黄又曾否认有关连)

可惜,黄玉郎没有建构一个更宏大跨世界观的漫画武林世界,否则今日技击港漫发展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1)及(2)参考来源:《龙虎门》的文化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