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亲子游】玩转石排湾郊野公园 一家大细必到大熊猫馆打卡

撰文: 花蚀
出版:更新:

我逛到澳门二龙喉公园的时候,澳门人正在缅怀一头名叫BOBO的亚洲黑熊。人们带来了鲜花和胡萝卜,敬献在BOBO的雕像前;人们作画、写信,用褐色的丝带绑在栏杆上,栏杆上甚至还绑着气球和棒棒糖。BOBO在生前应该也会喜欢这些东西吧。

公园的管理方新造了两块标牌,和几块老的标牌一起,详细介绍了BOBO的生死。但据澳门媒体的考证,官方所制的标牌于史诗不符。他们查出了《华侨报》当年的报导,指出BOBO获救于1986年12月19日,是一座酒店派人送来的。酒店方表示,曾有人出一万块想买下BOBO吃掉。

之后,BOBO就住在了二龙喉公园,成为了澳门人的宠儿。澳门回归后,他们又设法和北京动物园合作,获得了一头母熊给BOBO做妻子。可惜,母熊在澳门没有活上几年。

BOBO笼舍外的情景(点图放大)↓↓↓

三十多年过去了,BOBO成为了亚洲黑熊界的老寿星,牠的身体也愈来愈差,从2018年初开始,便深受肺炎的困扰。2018年11月20日11时16分,这位熊瑞在二龙喉公园辞世。BOBO死后,公园的管理方决定将牠做成标本,永远和澳门人待在一起。但不少澳门人已经把BOBO当成了澳门人的一份子,认为牠应该入土为安。于是,BOBO的笼舍外也成为了无声的抗议现场,一些人在那儿贴上了反对做标本的宣传材料。

无论如何,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一头黑熊,一头陪伴了这个城市34年的亚洲黑熊。这样的人情味或许正体现了澳门的文明程度。

澳门其实没有专门的动物园。二龙喉公园不过是建了几个笼舍,养了一些不罕见的动物,并且看起来颇为凋敝,好几个笼舍都防空了。在大陆,这就是小型园中园的性质和规模。这些笼舍也不新。BOBO的笼舍,其实也是一个熊坑,地方也不算大,但里面有水池,也有一些基础的丰容。

BOBO的笼舍。这是比游客视线稍高的一个生活面,从石坡往下爬,BOBO还可以来到下面的一片领地。在港澳台,没有太多人投喂,因此坑的问题没那么大。(花蚀提供)

相比较之下,石排湾郊野公园的大熊猫,生活得就好得多。这个公园主打郊野体验,自然环境不错。刚到那儿的时候,我就被地图上标注出来的“蜻蝶园”吸引了注意。一开始,我以为那又是一个放养昆虫的温室,过去一看才发现,那是一条小溪,溪水从山上沿着人工划出的台阶一级级向下流,两侧种满了多种多样的宿主植物,水里也有水草。原来,园方是在用园艺的手段,吸引野生昆虫来到人类的眼前,展示的是澳门的自然。

石排湾的笼养区明显分成新旧两块。旧的笼舍养了一些鸟和灵长类。大概因为来源和经费的问题,这儿的动物不多,像黑叶猴、长臂猿这样的群居动物,都只有一只。牠们生活的笼舍空间很高,但丰容水准一般,有,但是不出彩。这些动物几乎都是从二龙喉的老笼区迁来的。

新建的大小熊猫、金丝猴馆就精彩得多。这些大陆来的动物,生活在空调房内,享受着在室内建造而出的自然环境。尤其是那个收10块澳币的大熊猫馆更是精彩,园方在场馆内用土堆出来了几个缓坡,坡上种植了草和树,在恒温系统的控制下,熊猫能全年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住在这儿的熊猫是“开开”、“心心”和牠们的孩子“健健”、“康康”,这4头熊猫被澳门人亲切的称为“开心家族”。

石排湾的蜻蝶园、金丝猴及大熊猫(点图放大)↓↓↓

这个大熊猫馆还有外舍,外舍中有可以爬的大树。但我去的时候,大概在整修,里面有人,没有大熊猫。

这样安逸的室内大熊猫馆在大陆几乎看不到。如今,大陆动物园也建了很多座水准不错的大熊猫馆。若是比外场,大陆有很多利用原生环境做展示的熊猫外场抛离港澳台熊猫馆好几个身位。但没有哪个动物园有这么考究的室内展示。

石排湾郊野公园的室内大熊猫馆。(花蚀提供)

这样的环境,给了动物舒适的同时,也能让游客舒心。我在熊猫馆里遇到了好几个满嘴“卡哇伊”的日本人,我在熊猫馆附近徘徊了两个多小时,都没见他们出来。相比二龙喉公园,石排湾公园的动物展示更好看,也更有生气。这儿若是能扩大成一个全配置的动物园,那肯定会特别精彩。

逝去的BOBO让我们看到澳门人的关怀。生机勃勃的开心家族,又显示出了澳门饲养动物的实力。大家去澳门旅游时,不妨多走两步,去石排湾看看澳门对自然、对动物的态度。

澳门石排湾郊野公园

【本文获“花蚀”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NewMedia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