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优才书院倡办一条龙STEM中小学 培养人才迎接大湾区机遇
特首李家超将于10月19日宣读首份施政报告,天才教育协会、优才教育基金会及优才(杨殷有娣)书院早前向李家超提交有关创科教育(STEM)的建议书,倡议于香港设立一所中小学一条龙的STEM学校,以培育对科学及科技有兴趣的学生。
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小学部陈伟杰校长指出,STEM学校可以配合国家对香港的科技创新发展枢纽定位,培训相关人才。在小学阶段就提供STEM教育可以提早发掘学生潜能,配合中小学一条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衔接,达致更好的教育成果。
走前外国一步 引入小学STEM教育
STEM教育兴起已经有一段时间,世界各国在该方面已经有不少投资,例如新加坡在大学旗下开设附属资优数理高中、以色列在1990年代设立理数资优学校等。陈校长认为,STEM教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香港在国家及大湾区的发展定位之中,属于科技或创新发展枢纽,因此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STEM中小学,填补空缺并培养人才,以迎接未来的STEM产业及工种机遇。
陈校长指出,香港可以比外国走前一步,在小学阶段就引入STEM教育。他引用优才书院的经验为例,学生就读小学时,已经能够展现不同方面的才华,印证提早推行STEM教育做法可行,对学生发展更理想。
STEM学校一条龙升学 无缝交接促进教与学
STEM学校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学生可以由小一到中六一条龙升学,促进中小学衔接。陈校长举例,一条龙学校学生升学衔接较佳,中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学的学习档案,直接发掘其过去表现突出的范畴,安排相应学习内容,节省老师寻找学生才能的时间,学生亦无需行冤枉路。
课程方面,一条龙中小学可以互相配合,例如在小学开设某个学科的基础及入门课程,日后衔接中学的进阶课程,提早学习相关课程。另外,中学亦可以留意小学的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教授已经教过的内容,令教学更有效率。
STEM教师请人难 具其他工作经验反成优势
师资方面,香港近年不同行业都面对人才流失,教育界请人难情况日趋严重。被问到STEM学校如何聘请合适老师时,陈校长坦承有一定难度。他指最理想的人才是具有理科或工科知识,并已接受正式师训,但能满足相关要求的人不多,即使有亦十分抢手。其次,即使有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有意执教鞭,往往碍于未能顺利报读教育文凭而无法取得教师资格,大大增加入行难度。
不过陈校长认为,学校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考虑有理工科背景及其他工作经验的人士。他举例,优才书院本学年新聘请的老师之中,其中一位是曾任室内设计师的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生,过往工作经验包括聆听客户意见、绘制家居设计图、联络装修公司等均与STEM相关。为此校方更开设智能家居才华班,将该名教师的工作经验用于教学。
缩班杀校下开新校 吁教育界办有特色教育吸引外地学生
教育局早前点算学生人数以计算核准开班数,其中小一缩减多达60班,另中学目前减22班。在缩班杀校的大环境,要逆市开办新学校并不容易。
不过陈校长认为,教育需要有前胆性,既然香港未来需要STEM人才,就应该做好相关教育规划。他又指,如果香港能办具质素和特色的教育,亦可吸引大湾区以至外地学生来港读书,解决学生下降的结构性问题。他亦指出,优才书院在廿多年前开办资优教育,到今天仍然有相关的渴求,可见教育问题不应到最迫切的时候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