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同益街市】婆仔档卖自腌靓咸菜 乌头老板娘请食柠檬
自2007年深圳湾口岸开通,“自由行”由深圳湾来元朗只需约30分钟的车程,自此,元朗市中心开始变样了。大马路愈来愈多药房和金舖,本来已经挤迫的街道,还要再负荷多些拖住行李箱的游客。
庆幸“自由行”不会来港买𩠌,街市还是香港人的“地头”,仍是最地道、最有生气。
元朗区最受欢迎的街市要算同益街市,邻近大棠道轻铁站及元朗西铁站,交通便利。搭西铁到元朗站,再转乘轻铁到大棠道,落车首先见到元朗地标--恒香老婆饼,是区外人不会错过的美食。
天然有机 萝卜不可貌相
转入去阜财街,同益街市外有不少“婆仔档”,摆卖自家种蔬菜,例如木瓜、红菜头、牛奶蕉、香茅等。看见有一个较年轻的女子摆卖好几款蔬果,当中的白萝卜形状奇特,就像中了幅射,一根却卖$13。那女子解释说,“这是‘孖枝萝卜’,是在元朗大棠的菜田出产,用花生麸作肥料,有机菜嚟架。”本来没打算买萝卜的我,见它不像普通萝卜般“工整”, 感觉很天然,就乖乖付钱了。
在不远处另一个地摊,传来一股酸味,“好靓既客家咸菜!”一位自称“咸菜婆”的妇人叫卖着。“$20斤,我日日都喺攸田踩单车过嚟卖,自己腌,冇防腐剂㗎!”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感觉上“咸菜婆”是性情中人,于是又帮衬了半斤咸菜。婆仔档对不常逛街市的年轻人来说,有一股异国风情,我们好像游客一样,心里想“这个挺特别,一场来到,买来试试吧。”然后就买了一堆清单以外的东西了。
鱼贩的一套“赏罚机制”
同益街市底层主要卖海产,设有超过50间海鲜档。本地乌头是这里的“明星”,不少人专程为了元朗乌头远道而来,他们说因元朗乌头用的饲料和水质佳,没有 一般大陆乌头的泥味。当中有一档打着“杨氏水产”旗号,杨氏在元朗西北湿地有自己的养殖场,它的乌头肥得夸张,也比一般本地乌头贵约五成。
乌头最地道的煮法,是用咸柠檬蒸,所以几乎所有卖乌头的鱼档都备有一瓶咸柠檬,买条乌头送你一粒,理所当然得好像买菜搭棵葱。高华记老板娘更说,靓仔靓女或熟客甚至还会打孖送,相反,遇着太恹尖或没礼貌的客人,她会“顶唔顺颈”收他们柠檬钱。鱼贩也自有一套咸柠檬“赏罚机制”!
元朗街市 最旺与最静
当元朗人说“同益街市”,其实不只说这幢食环署的室内街市,还泛指附近几条街──元朗新街、牡丹街和合财街。元朗新街堪称是全元朗最热闹的一隅,蔬菜、水果、杂货、猪肉、豆品、包点......甚至衣服。
下午五点后新街特别热闹,行人摩肩接踵,商贩们叫卖声不绝,与同益街市二楼的冷清成强烈对比。幸好新街没新鲜鸡售卖,要买本地鸡,还是会上来光顾,顺道看看别的货物。
后记湿街市的节奏很明快,档贩无论是㓥鱼、切肉、秤菜,每个动作都干脆利落,令人看得着迷。其实我们可有想到,这些基本功是档贩十多年来累积的功力?像高华记乌头老板娘,从91年就在同益摆档,除了新年休息几天,其余日子天未光便起床,开始一天重复又重复的街市工作。到街市买𩠌,我们若多跟他们闲话家常,你会发现他们原来是如此风趣、如此有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