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特首以Loong代Dragon非偶然 不求一蹴而就改变习惯
特首李家超大年初一晚在花车巡游活动上英语致辞时的一句:“We're all here to welcome the Year of the ‘Loong’”而不是“Dragon”,不少人对此改变或只是一笑置之,但此一改变其实𧂯含更深的意义。
虽然,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今日(16日)表明无听闻政府会有以Loong代替Dragon的“政策”,但有了解情况的人解释政府确实没有相关“政策”,但也指此一改变毋须上升至“政策”层面,相反会是一个漫长的改变程序。
据悉,李家超当天以 Year of the “Loong”代替一向惯用Year of the“Dragon”,确有跟着内地走的意思,毕竟内地官媒也以“Loong”代“Dragon”,香港作为国家一部分,与内地统一名称,推广中国龙有异于西方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特区政府明白大家习惯用Year of the“Dragon”,所以特首的演辞也非全面一刀切地改用“Loong”,同时有用“Dragon”一字。
要改变需要一个起点
当局无意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要全港一下子全面所有与龙有关的英文用字皆转用“Loong”,认为在此事上无必要以强硬的方式去行事,惟要改变大家的长期以来的习惯,也必须要有一个起步点,而年初一的英文演辞正是一个起点。
以美斯译名为例 说明不是铁板一块
至于龙舟竞渡英文名称会否真的变成Loong Boat Race、舞龙会由Dragon Dance 变Loong Dance,了解情况人士只指不会是铁板一块,要视乎情况,指要成为习惯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适应,又以近日闹得满城风雨的阿根廷球王美斯为例,内地的译名是梅西,但港人早已习惯用美斯,政府的声明也沿用港人惯用的名字。
北京官方今年开始在农历新年活动和报道的翻译中使用Loong。开年不久,面向英语受众的官方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报道义乌国际贸易城推出龙元素的春节物品时,把龙年译为“Year of the Loong”,后来也在其他报道中将“龙舞”译为“Loong Dance”。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英文名也译为“Loong Chenchen”
大陆媒体也普遍点出,西方的龙一般喷火、长着巨翅、烈性如火,形象一般为负面;中国龙通常则由马头、鹰爪、鱼鳞、鹿角、蛇身组成,并且没有翅膀,代表好运吉祥。两者大相径庭,所以将龙译为Loong更贴近中国龙的原意,Dragon则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