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谢展寰:不能等回收设施齐才实施 指定袋非子弹打不穿
原定4月实施的垃圾收费押后至8月实施,对于有批评指本港回收配套未到位。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指回收设施多寡及市民的回收习惯,是“鸡和鸡蛋”关系,不可能等回收设施完备,才实施垃圾收费。
他又再次回应指定胶袋的质量问题,指并非“子弹打不穿、大力扯唔烂”但属好质量的垃圾袋。
谢展寰接受商台访问时指,人的习惯改变,自然会带动回收设施扩大,并令更多人参与回收。香港已经有基础回收网络,足够去开展垃圾收费。
政府早年计划兴建合5间厨余厂,目前只得小蚝湾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1期(O·PARK1)投入运作,谢展寰指1期目前每日处理约190吨厨余,接近最大容量的200公吨;而沙岭的O·PARK2因疫情等因素超支1.3亿元,到立法会申请追加拨款,会如期在今年3至4月投入运作。他说,连同大埔污水厂和沙田污水厂的“厨余/污泥共厌氧消化”设施,总容量将增至600吨,相信能够应付需求。 至于O·PARK3在元朗石岗的拟议选址,研究后不适合发展厨余厂,谢展寰说,再觅地有困难,政府未来会善用新建污水厂,建立处理厨余设施。
至于指定垃圾袋质量受质疑,有餐饮业和前线清洁工实测后,都反映指定垃圾袋太薄。谢展寰重申指定袋质量无问题,“有人问是否子弹打不穿、大力扯不烂,不是,指定袋是普通垃圾袋,但是好质量、可以用的垃圾袋,不比其他垃圾袋差和薄。”他又指,明白前线清洁人员有疑虑,政府4月实地先行先试后,会另定指引让业界参考,包括如何处理没有用指定袋包好的垃圾,以及如何将垃圾交到下游垃圾站等。
谢展寰:棉花棒已多用纸或竹造 塑胶管制影响不大
另外,首阶段即弃塑胶管制,计划如期在4月22日实施,禁止食肆提供或销售刀、叉、匙羹和饮管等9类即弃塑胶餐具,酒店不得提供即弃洗漱梳妆用品,棉花棒和雨伞袋等塑胶用品亦禁止销售及供应。 谢展寰引用2021年公众咨询,9成表达意见市民表示支持,认为社会整体接受程度高,又指受管制物品已有成熟替代品,棉花棒根本大部分已经以纸或竹造。
他说,政府与入口商和生产商建立网上平台,列出各种受管制即弃塑胶物品的替代品,目前记录480多种代替品,认为市民在生活上毋需担心。至于法例只适用于本地实体及网上商店,非本地网上零售平台不受规管。谢展寰认为,会从海外网购受管制用品的市民属于少数,不担心会影响走塑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