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经济|李兆波:名单有啲水份 要看能否将活动定期化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政府上周五宣布本港今年将举办连串盛事,上半年已有八十项活动,涵盖文化、艺术、体育、金融经济及贸易展览等。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今日(29日)指,政府的盛事名单“就咁睇个表系有啲水份”,认为应该更清楚列明活动的经济效益,而为举办盛事定下 KPI(关键绩效指标)十分重要。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上周五宣布,本港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八十项盛事,形容是“浪接浪”,又称当局会为推动盛事经济订立KPI,但同时指最快明年才会订立相关KPI,而推动新盛事落户香港会是衡量绩效的指标之一。他当时解释,因今年已确立了多项盛事会在本港举行,现时订立指标并不适合。

根据政府资料,上半年在港举办盛事当中,包括不少往常在港举办的活动,例如香港花卉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国际电影节等、七人榄球赛和全港运动会、及亚洲殡仪及墓园博览暨会议等。

李兆波今日在一个电台节目中指,部分盛事如时装展属国际级水平活动,又指本地一些传统活动如大坑舞火龙同样吸引外国旅客。他又指,为举办盛事定下 KPI十分重要,可量度有关盛事为香港带来旅客量、逗留日数等,又认为政府不应只著重活动数目,要看能否将活动定期化甚至扩大规模。

李兆波又指,过去的“盛事基金”曾被审计署质疑效用,个别项目较“牵强”,未能成为定期活动,对本港经济帮助有限。此外,政府以往较少主动出击争取大型盛事落户香港,反观新加坡政府有全套政策,建议当局减省一些程序,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取个平衡。

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在同一节目表示,单看本港上半年的活动十分多元化,大多与旅游业界有关,部分是重要会议,可带来商务客。他指自新冠疫情过后,各国都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每个城市都要重新包装形象,香港也要重塑“盛事之都”的城市形象,照顾不同旅客需要。

崔定邦指,现时访港旅客多是“食买玩”为主,指本港要加入新活动,如传统节庆活动,相信有助巩固旅客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