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港澳系统人事料有大变动 学者:接任者仍需有较强执行力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大今日(10月22日)闭幕,官方对外发布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名单,,原本不在十九届中委名单之列的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未入列,原本在名单的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则出列。两人都是香港经历修例风波后,“临危受命”接掌港澳系统要职的前地方大员,并在两年半时间内,全面改造香港政治面貌。
此外,主管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亦不在名单之中,意味涉港事务最重要的三个职位都要换人。学者分析,未来掌管港澳办、中联办的官员,亦需要具备较高的执行力,以及充份了解中央对港政策。

夏、骆均曾任地方大员 首涉港澳即任要职

在2019年修例风波后,港澳系统出现明显人事变动,其中2020年1月到任中联办的骆惠宁,曾任职山西省委书记。同年2月接掌港澳办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同样曾是地方大员,曾任浙江省委书记,掌管港澳办前的履历未曾涉足港澳,原先在十九大后已被视为退居二线,但“临危受命”主管港澳办。

至于中联办在骆惠宁之前的5任主管姜恩柱、高祀仁、彭清华、张晓明、王志民,在担任中联办主任前,都曾有过新华社香港分社、港澳办副主任或中联办副主任经历。

其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中,直接向香港颁怖实施《港区国安法》,翌年以“爱国者治港”原则大幅度修改香港选举制度,香港社会面貌、政治气氛全方位改变。夏宝龙亦曾多次发表讲话,就“爱国者治港”内容定调,被认为是回归至今最强势的港澳办主任。

谭耀宗:职务上或有新安排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表示,现阶段不宜猜测太多,不过根据过往经验,作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原则上都会在中央委员名单中,因此“可能职务会有变化,会有新的人事安排”,而过去港澳办和中联办主任一般亦会在中央委员会名单内,但目前暂时看不到。至于具体人事上有什么新安排,重申现时不宜评论太多,但相信中央会找到合适人选负责港澳事务。“看过去经验,中央调派前来负责港澳工作的官员,都很快、很轻易上手,所以不用担心。”

叶国谦指政策大方向不会有重大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叶国谦表示,中央治港原则、方向早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决定,“二十大”、“七一讲话”已有说明,不会因今次人事变动而有重大转变。

叶国谦说,不单止韩正、夏宝龙、骆惠宁等涉港官员不在名单,现届政治局亦有多人不在列,上述人士若退任,其实亦符合内地政界“七上八落”的机制。至于主管港澳事务的人选,叶国谦指需要等待一中全会才知道,现阶段毋须猜测。

刘兆佳预计,中央涉对政策基本方向不会大变,而涉港主要官员则仍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资料图片)

刘兆佳分析基本要求:身居中央要职、有较高权威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表示,现阶段暂不评论夏、骆二人去留,但中央在推进“一国两制”不断出现人事更替是正常之事,而整个对香港的大政策方针,例如长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已写在党章中,不会因为港澳系统官员人事变动而大变。

不过在原则上,刘兆佳指未来掌管港澳办、中联办的官员,需要协助中央制订、更有效落实全面管治权,对特区作有效定监督指导,加快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协助中央采取政策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及破解深层次矛盾。人选基本要求有四项:

1. 具执行力,因为既然基本方向不会大变,那问题就只在于执行政策;

2. 充分了解中央对港政策;

3. 从国家安全形度,懂得应对来自美西方对香港的打压,令香港在国际间保持稳定和发展;

4. 具全面历练,在中央身居要职。刘指:“享有较高权威的人,才能协助中央驾驭香港事务,这个人要在中央位居要职,中央充份信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