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宠茂“安心出行”实名制“弹弓手”? 盘点各界红黄码言论变化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16日)出席电台节目后表示,“安心出行”实名制并非优先考虑,亲自为扰攘近一星期的争论降温。《香港01》尝试归纳一周以来有关实名制的各方言论,为读者理顺这次争议的脉络。
10日卢宠茂:研安心出行红黄码配合实名制
卢宠茂最早公开表示政府有意将“安心出行”实名登记,是在7月10日的一个电视节目上。当时他提到,希望做到通知市民接受强制检测前,不要到高风险地方。他指要有机制让高风险人士不可进入高风险场所,而参考内地的“红黄绿码”做法,并与“安心出行”实名制配合,是其中一个考虑方向。
当时他表示,相关措施是用作识别确诊者,一旦核酸检测阳性便会出现“红码”,而由于有意见希望缩短抵港人士酒店检疫期,改为家居检疫,因此可以用“黄码”区别相关人士,让他们不能出入高风险地区,但可以“点对点”上班。
至于何时推出,卢宠茂当时表示没有时间表,但愈快愈好。他又说:“如畀确诊者有自由,任佢哋周围去,我哋呢啲冇确诊嘅人自由就会受到限制。”
11日何栢良指有助识别但未必助减个案
隔日(11日),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于电台节目表示,如将核酸检测阳性的市民,及检疫中的入境人士,先行暂停疫苗通行证或转为“红码”,相信可更精准防疫。但何栢良同时强调,就算落实措施亦未必可大幅度减低个案,认为过往两年经验最有效方法是“封城”,但考虑香港正在复常,推广接种疫苗更符合成本效益。
同日的立法会,虽然多位议员表示支持措施,但亦有议员在支持的同时关注执行问题,例如选委界议员陈凯欣称,市民进入食肆要主动扫瞄“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证,但商场等处所则属于“被动式”,无人监察成效。同时指政府追踪感染人士行踪有时差,会导致疫情传播。
11日卢宠茂解释红黄码 谈实名制:变幻是永恒
卢宠茂当日下午再次解释“红黄码”,指政府希望更精准识别居家隔离人士,希望愈快实行愈好,而“红码”人士理论上不能自由走动,“黄码”则确保不会进入高危场所及进行高风险活动,应该不会限制搭车,详情会在稍后推出时解释清楚。
被问到上一届政府曾提到“安心出行”不会实名制,卢宠茂称采用红黄码和实名制是想确保相关人士遵守规则,不认为今届政府更改了政策,又说变幻是永恒的,不觉与上届政府有改变。
同日,卢宠茂公布周五(15日)起居家隔离确诊者必须佩戴电子手环。
“安心出行”方面,当有市民核酸检测阳性,我们的建议是,相关确诊人士的手机程式会转为“红码”,“红码”的作用,是识别已确诊感染人士,令他们无法进入一些特别场所。 市民应该要明白,这些确诊人士其实是应该隔离的,根据香港法例,我们已经发出了隔离令,无论他们是被送往一些定点的隔离设施、或是居家隔离,其实他们都不应该在社区内走动,危害其他市民的健康。如果有“红码”作为识别,我们在执行隔离措施的时候,便可以更到位、更严谨。
现时七天在指定检疫酒店的检疫,能否可改为局部的、居家的健康监察。健康监察的意思,是这些检疫人士在完成指定检疫酒店的检疫日数后,他可以回到合适的住所,符合居家健康监察的要求,然后作一个“点对点”的管理,他们可以回复相当的活动,可能是包括工作或学业,但同一时间,他们仍然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限制他们不能到一些高风险人群的场所,例如我经常提到的,我们的医院和长者院舍,亦不能够进行一些需要除下口罩,可能引起传播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要引入“黄码”的一个最先会推行的人群。 如果有了“黄码”作识别,这些原来在指定检疫酒店的入境旅客,我们是可以考虑作适当的调整。作为居家的健康监察,以“黄码”作为识别的手段,令到他们不会进入一些高危人群的场所,以及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活动,包括特别是一些除下口罩的活动。
12日李家超解释红黄码针对特定人士 无提实名制
到了星期二(12日),政府“口风”开始出现变化。在行政会议前记者会,特首李家超被问及“安心出行”实名制的问题,他回应指将任何措施用于非抗疫范围是不会发生,亦不切实际。李家超提到构思的红黄码范围皆狭窄,“红码”只针对确诊人士,而“黄码”只针集中隔离人士,“大部份人都不需要受规范”。
值得留意的是,李家超整个发言,均没有提及“安心出行”实名制。
医务卫生局现正研究的“红、黄码”,现正构思的适用范围是狭窄的,即“红码”只针对确诊人士,只有确诊人士会有“红码”,大家都知道,证实确诊的人士是不应该再进行活动而感染他人。“黄码”的适用范围亦是狭窄的,只是针对现时在酒店集中隔离的人士,我们正考虑如何优化整个隔离时段而推出“黄码”来处理这一类别的人士。所以只是针对这两组人士。 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现时构思中的“红码”和“黄码”只是针对刚才所说的那两种类别人士,即是确诊人士属“红码”,在酒店受检疫的人士属“黄码”,其他人士不受影响。
12日田北辰称为做而做:短暂停用疫苗通行证即可
同日实政圆桌田北辰在电台节目表示,引入红黄码制度“为做而做”,建议政府应善用现有的工具,将检疫人士或紧密接触者的疫苗通行证短暂停用,待他们完成检疫或检测后再恢复。
13日李家超再次强调红黄码适用哪些人士
到星期三(13日),有报道引用知情人士指“安心出行”实名制已经“收炉”,称会利用疫苗通行证取代。李家超则再次强调,政府研究“安心出行”采用“红黄码”时,“红码”是针对所有确诊人士,令他们不能外出,而“黄码”则针对机场抵港人士,希望缩短酒店检疫时间,又指卢宠茂正研究相关数据,有决定时再公布。
14日孙东:现无计划安心出行实名制或增追踪功能
《香港01》在星期四(14日)刊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专访,他提到电话卡实名制明年2月23日实施,而“安心出行”与手机捆绑,届时自然具实名制功能,又强调没有追踪功能。
孙东在同日出席活动后会见传媒,强调设计“安心出行”时没考虑实名制,明年2月前没计划强化“安心出行”实名或增加追踪功能。
比如说一个人明明是核酸阳性,但现时的“安心出行”不能把他识别出来,他去餐厅吃饭、去哪里,跟大家还都一样。如果通过新系统,把它体现出来,确认他是“红码”,只能在家隔离,总体来说对社会是利好因素。
14日田北辰轰多余:确诊者带电子手带无法外出
田北辰在14日接受《香港01》访问时指,“安心出行”实名制难以执行,因无法在各个场所派人把关,形容虚设,又指所有确诊者都佩戴电子手带是最简便的方法,而确诊者根本无法外出,“咁安心搞唔同颜色系为乜呢?”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则认为,“安心出行”绑定电话号码技术上可行,但或需要全民重新登记,需要考虑市民与商界反应。他又指新冠疫苗接种后会有纸本针卡,市民可持有纸本针卡出入,但“张纸唔识变色”,实行时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与此同时,再有报道引消息指政府内部认为要平衡各方意见,提及以“疫苗通行证”识别是研究的方案之一。
15日林哲玄指安心出行黄红码等同医疗纪录要小心
政府在(15日)公布确诊者须戴电子手环,而于家中隔离的确诊者须佩戴有追踪功能的电子手环,以防有人违规外出。
同日医务卫生界议员林哲玄指,只靠电话卡的实名功能并不稳妥,因为要识别手机持有人是否本人,举例指网上付款实名制过程亦要上传身份证以确认身份。林哲玄亦提出,日后安心出行“红黄码”即等同于医疗纪录,强调凡涉及医疗纪录资料要更清晰及小心处理。
16日卢宠茂指安心出行实名制并非优先考虑
昨日(16日)卢宠茂说,“安心出行”程式实名制并非优先考虑,现时毋须改变“安心出行”程式,重申红码识别确诊者,防止进入社区及相关场所;黄码识别入境人士,限制进入特定场所,以助减少入境检疫日数,两者均对大部份港人无影响。
我要再次强调,我们现在提出所谓“红、黄码”,是绝对没有追踪功能,我们只是需要识别。这些已确诊的人,其实他的身份一定是已经登记的;而这些从境外入境的旅客,亦毫无疑问,他要到检疫酒店,都是一定会登记身份,是经识别的,这就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