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法︱马道立称法庭不判断法律好坏 乐观相信普通法可跨2047年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近年本港法治屡遭质疑,终审法院前首席法官马道立接受《明报》访问,表示对香港法制有信心,相信普通法制可以跨越2047年。他称公众关注《港区国安法》有否影响普通法制度是无可厚非,但认为应留待终院处理多宗《国安法》案件时才可下判断。
法庭循一贯方式诠释国安法 非判断法律好怀
马道立指,普通法法庭是引用法律断案,在《国安法》下法庭的角色,与处理其他案件一样是以同一套方式诠释法律,包括考虑《基本法》及《国安法》订明的人权保障,确保被告可获公平审讯。他说,法庭角色不是判断一套法律的好坏,而是诠释及引用法律断案:“例如我不会说是否喜欢《货品售卖条例》 或《遗嘱法》,我们并非关注喜欢一条法律与否,而是怎样最好地诠释一条法律。”
马道立不认为法庭处理《国安法》案件不公平:“如果审视法律后,一方有优势而胜诉,这不是偏颇,可能公众未必理解这些微差别。我认为要看的不止是法律意思,而是待遇是否有别,例如一方是政府预设一定赢,另一方一定输。”
国安法保释难度增 马:只属特定安排
多名《国安法》被告还柙逾一年,但案件仍未开审,马道立说从法庭角度而言,不论案件性质,被告审讯前长期拘押当然不是好事,应该尽早审理。他指,《国安法》的确改变了保释规定,但只是改变刑事法下一个特定安排。
马道立也希望社会明白法庭审案时并无考虑政治因素,不能只以判决结果论断香港是否有法治,法庭审理的过程及理据同样重要。
他提到,普通法制度一向适应新情况,只要社会、法律界、政府努力去维系,有信心可维持多不止25年,并希望更多人了解及明白法律制度。他形容自己是乐观者,对香港法制仍有信心,相信普通法制可跨越2047年。
林郑:香港变成“中国普通城市”是误解 自由法治2047不会过期林郑月娥:法治自回归以来一直进步 市民基本权利和自由获保障美议员要求制裁国安法指定法官 律师会谴责 呼吁各界尊重法治留任下届?郑若骅称很难答:不能确认或否认 拒自评任内表现国安法网仍不足?郑若骅称假新闻可颠覆 刘赐蕙倡设部门统管互联网郑若骅:唯有准确认识宪法和基本法关系 香港才能善用两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