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百日|尚待兑现的百日政纲 狄志远、陆瀚民:全要变阵防疫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百日政纲”在西方政治是常见现象,意指政治人物上任公职后,雄心万丈许下一些承诺,指明具体目标,向支持者交代,这现象在香港刚刚起步。立法会上任刚满一百天,《香港01》访问两位曾在竞选期间提出“百日承诺”的立法会议员——经民联陆瀚民和新思维狄志远,畅谈议会百日工作。
狄志远指,在突如其来的第五波疫情下,整个社会气氛根本不适合讨论政改,无法在立法会内动议辩论,只能透过其他方式延续话题,期望下半年可兑现承诺;陆瀚民坦言,在回归以来最大规模的疫情下,许多原先计划下来的工作都需要“变阵”,计划下来的50场与青年交流对谈,“全部要改晒做防疫抗疫”,到近日疫情缓和、社会开始复常,才有机会重新上轨道。
立法会百日——系列之二

50场青年见面会 变50场落区派物资

陆瀚民去年首次参选,循选举委员会界别晋身议会,他指作为新丁,百日工作下来有一些议会操作仍要熟习,例如《议事规则》、如何善用事务委员会职能研究政策等。他笑言,现时开会其中一个重大挑战是争取发言机会,因为想发言的议员太多,而现时转用视像会议,按“举手”掣的时机又难掌握,曾和其他新议员一起研究“系咪要不断揿掣先得”。

主打青年政策的陆瀚民,在竞选期间提出“百日蓝图”,承诺在上任100天内做好六方面青年工作,包括50场落区、促成官员与青年直接交流、与青年直接分享政策游说经验、主动支援青年问题、促请公务员学院研究举办青年国情班、立即展开青年愿景研究。但在第五波疫情下,政府收紧社交距离措施,陆瀚民本人亦因曾出席洪为民生日派对,须到竹篙湾接受检疫,许多工作都难以开展。

陆瀚民表示,第五波疫情堪称回归以来最大规模公共卫生危机,政府工作量爆满,连立法会工作也受影响,许多工作要停步。他坦言,上任一百日以来花最多时间在防疫抗疫上,“很多人(议员)都是这样,要变做物资步兵,落区派抗疫物资。一开始就大规模地派,现在进化到要精准、集中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另外一些抗疫相关周边工作,例如协助中小企“保命”、监督政府改善行政安排等,都要花大量时间跟进。

陆瀚民坦言:“作为新丁议员,刚进入立法会当然希望看大量文件、了解政策、为民请命,怎知一开始就停摆。一百日内,除近日开始有少许复常活动之外,九成立法会工作都与抗疫相关,真是前所未有的体会。50场落区见青年,结果50场全部变成落区做抗疫,甚至应该超过50场。”

建议李家超常规与青年直接沟通

不过某程度陆瀚民亦认为这种“变阵”有必要:“稳控疫情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况且整个社会关注点都变成防疫,当时勉强召开一些政策讨论,效果也不一定好。我早阵子和一些中学校长讨论时,对方的关注点都是防疫抗疫、复课安排。其实换个角度想,协助青年人渡过疫情艰难时期,也是青年工作其中一个面向吧。”他又指,疫情期间喜见不少青年人活力充沛,热心投入抗疫工作,“又跑得郁,又帮得手”,对青年未来充满信心。

政府上月宣布,4月下旬社交距离措施分阶段放宽,对陆瀚民而言等同“久旱逢甘露”:“正好在这场访问前15分钟,我刚好和树仁大学新传系开视像会议,讨论青年政策、三业三政。我政纲上所写的百日六大范畴,现在终于可以逐一开展。”

他提到,一些工作如青年愿景研究、支援青年搞社企等,一直恒常在做,近日亦连同一批关注青年政策的议员,争取在立法会内务委员会辖下成立专责委员会,研究制订长远青年政策;另外亦有一些政策游说、培养青年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的见面会,正在陆续邀约,希望再过一、两个月有更多成果向公众报告,“上星期我们经民联与(特首选举唯一参选人)李家超会面时,我在席上提出直接沟通是化解误会的最好方法,建议他日后常规地与普罗青年直接沟通。他有抄下这个意见,希望他做得到。”

狄志远:什么气氛都没了 勉强提政改随时弄巧反拙

陆瀚民纵使百日政纲受到阻延,但已相对“幸运”,始终抗疫一定程度上也与青年相关,而现时工作可重新上轨道。狄志远所提出的百日承诺难度更高——动议辩论重启政改。立法会大会自1月起,会议议程压缩,更一度只处理具立法效力事项,4月才开始陆续恢复正常,期间许多议员议案都要押后处理。

相比起会议程序,更麻烦的在于社会气氛。自1月以来新冠疫情大爆发,狄志远坦言“什么(讨论政改)气氛都没了”,他本人亦要花大量时间,跟进抗疫相关工作,如院舍疫情爆发、社福机构疫苗接种情况等。他明言:“过去几个月这种情况,还提动议谈政改,如果被(议案措辞)建制派修订到不是原来的样子,岂不是弄巧反拙?”

他表示,纵使无法完全兑现“百日动议辩论重启政改”的承诺,但亦已在有限的范围内做最多的工作,如撰文回应国务院发表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持续透过媒体强调重启政改对复和社会的重要性、向政府官员提出尽快补选区议会这个代议政制的重要环节、向特首参选人质询政改蓝图等。狄志远期望,下半年可成功提出相关议案,给关注香港民主发展的港人一个交代,“我和一些泛民的元老谈过,他们都同意稍后在议会内展开正式辩论,时机更为合适。”

寄语官员别再“官腔式读稿” 切实回应议员关注

议案是一回事,现实政治气候又是另一个问题。香港选举制度经北京改头换面后,传统民主派拒绝参与,即使成功将议案放上立法会议程,政府官员的回复,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突破?

狄志远指:“我们要明白,争取民主从来都是寸土必争,过去几十年都是这样,民主派一向都实力有限、在体制内是弱势的,搞对抗对自己一定没有好处。过去有些朋友争取一步到位,以原则立场为先,最后结果就是拉倒。现时政制一切推倒重来,既然中央都认为香港民主发展不是禁区,前景是一片光明,那社会当然要多讨论。今日不能行前,我们也要见到可见将来是怎么样,推动到多少是多少。至起码在立法会多讨论,对事情会有帮助。”

狄志远亦借此机会寄语官员,日后面对立法会议员时不要只懂“官腔式读稿”,要确实回应议员的关注:“可能过去那么多年官员习惯了会被议员留难,产生了一种‘防卫机制’,说话要很小心,但这样‘你有你讲’,隔绝了官员和社会沟通的机会。现在议会不和政府搞对抗,那我希望官员也可释出善意,理性地找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