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财外流︱议员轰无对症下药 许正宇信疫后回流:机遇喺我哋国家
本港疫下长达两年严防输入,导致国际撤资、人才流失。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6日)在立法会质询环节,承认香港出现人才外流情况,强调只是短期情况,但他否认有资金外流,并引述数据指自去年起本港存款温和增长:“所以是没资金外流迹象!”他指香港有毗邻内地的地利、以及制度优势,“长期机遇喺香港、喺亚洲、喺我哋国家,系不争嘅事实”,认为只要稳控疫情,人才自然会回流。
不过,议员质疑许正宇无正视现实,未有针对性措施出台,选委界议员陈仲尼指,自己掌握的情况是有跨国金融公司已经撤走部分资金,而国际人才离开香港前,已考虑过港府不断重复表述的政策:“已经知道咗,评估过,衡量过得失,先去㗎(离港)!”他要求政府清楚交代有何应对措施,但许正宇只重申香港有结构性优势,对中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或多或少对企业个人带来影响,但香港向来系一个开放程度相当高嘅经济体,只要能保持竞争优势,即使人才有外流情况,应该只系短期情况。
谢伟俊质疑无具体措施挽留人才
不满的议员还有提出质询的谢伟俊,他提到,香港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生不符死”,以去年为例,有37,000名新生婴儿,但死亡数字达51,200,人口老化不争事实;而出入境数字也呈负增长,最近净移出一星期曾高达25,000人。他列举摩根及文华东方等企业离开的例子,批评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的人才措施都是一贯“做开嘅”,质疑政府无正视过移民潮。在人才不断流出的情况下,并无具体措施挽留人才。
许正宇:施政报告预算案“人才”出现逾50次
许正宇回应指,政府重视“人才”,这两个字在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出现逾50次,政府希望人才“嚟得到、留得住、有发展”,所以在创科发展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又引述数据指,2021年的优才计划批出超过2,000个配额,给予来自逾20国家地区的人才,是历来新高。
他指,在移民潮及人才流失的议题上,要分清“表象及实质”,认为要从“根本上去努力,做大优势,用好一国两制同大湾区优势,人才就会嚟香港!”他说,现时因疫情而令跨区工作受阻,政府早前已调整禁飞令等措施:“疫情系短暂情况,依家要稳控疫情,令疫情喺一定情况下不会反复,只要呢个问题一做好,我相信好多机构及人才自然会持续喺香港发展业务。”
陈仲尼:正危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陈仲尼则说,自己了解过不少跨国企业已撤往新加坡,而这些撤离的国际公司及人才,到埗后会签两至三年的租约,安置家庭及小朋友读书事宜,认为情况已经危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许正宇回应指,坚信香港有结构优势,认为如果外国企业瞄准内地,就会选择香港,因为飞机去上海北京只是3、4小时,但新加坡距离多一倍,这些企业驻星洲,还不如留在中东、伦敦或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