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邓飞拒做功能界别2.0 力推STEM教育:打三国培养数理思维
今届立法会新增选举委员会界别,在新丁议员之中成为票王的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表示,自己不止关心教育界,更要宏观地看香港问题,新选制“决定咗我不能够将自己变成功能组别2.0”。
邓飞期望与科创界议员一同推动本港STEM教育,认为新生代学生自幼接触科技,例如电子游戏开始认识三国武将,“武力值是多少、品格值是多少,已全部数据化”,成长环境自然培养出适合STEM教育的思维。
推动爱国教育方面,邓飞认为日后需教授共产党体制、建国历史,又指国家没有回避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教师毋须过虑课题敏感。
冀推动STEM教育更“落地”
邓飞去年原拟参选教育界功能界别,但选举改制后,增加40个选委界议席,邓飞亦决定跳出教育界“舒适圈”。他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来自不同界别的选委都希望他在教育工作外,同时关心其他议题,例如香港深层次矛盾、政治、民生等;他在竞选期间,亦面对不少选委问及各界别议题,令他不能成为“功能组别2.0”。
邓飞认为,在教育背景前题下,须从更宏观层面看问题,例如思考教育对香港有何价值、对国家有何贡献,以至其他教育相关政策。他举例指,如果香港经济未来在于创新科技,那么如何在香港教育上协助、促进科创转型就很重要。
社会近年大力宣扬STEM教育,邓飞指实际上仍未在基础教育落实,只做到如课外活动的程度,“谈不上素养培养”。他希望透与科技创新界紧密接触,了解香港应如何转型、在基础教育上有何需求,再与专家意见相互结合,令教育局推行STEM教育时更“落地”。
新生代打机识三国:关公劲过张飞背后有数理思维
邓飞又指,中学生自细接触不同数码科技,思维方式已很数码化。他以自己作例,成长时接触《三国演义》只能听电台、看书,只能单靠对比情节,想像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将”,到底“边个好打啲呢?”但后来的人不少从电子游戏接触“三国”,“由佢第一日打《三国志》开始,‘五虎上将’的武力值是多少、品格值是多少、防御力是多少等,已经全部数值化。那怕是理解文科的内容,已经习惯以数值、工程的思维想像,即使认为关公劲过张飞,背后也有数理的思维。”
邓飞指,新生代在成长环境下,不管使用智能电话、分析电影是否好看,都懂得使用量化方式思考,所以他们本来就适合STEM教育。他认为STEM教育应充分利用这种思维,由熟悉STEM的专家按“初小、高小、初中及高中”4个学习阶段,制定按不同年龄层应掌握到的STEM知识,以至研究“coding”(程式编码)是否应被视作第三种语言教授学生。
信文凭试优势对内地生有吸引力
目前本港教育界一大问题是收生不足导致“杀校”,邓飞提出将本港新高中文凭试向国际推销,相信对国内以至一带一路学生都有吸引力。他解释,本港文凭试难度介乎内地高考与英国高级程度会考(GCE-A Level)之间,应考较容易,却又有不少海外认证,可用作申请本港以至全球的大学,因此对内地学生吸引力大。他相信,如果文凭试品牌做得好,更可推广至东南亚以至全球的华人学生。
邓飞认为香港教育需要增强爱国教育成份,同时要走向国际化,相信两者同步进行。他认为,增强爱国教育元素不会成为吸引国际学生的阻力,近年本港推动校内升国旗的活动,亦获国际学校采纳,“外地学生甚至可能认为,无需要到内地,在港读书已可了解中国国情,学懂与中国打交道,咁样好正㖞!”
倡教共产党建国历史
邓飞又指,加强爱国教育需教授共产党体制、建国历史,虽然本港课程一直有教授国家政治体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协、国家主席等等,“但有一个问题,执政党去咗边呀?最关键嘅一part无咗!”
建国历史方面,邓飞认为革命历史、建立新中国,国家摸索期间曾走上“歪路”,到后来改革开放等都可教授。
应制定国教课程纲要 老师不宜太多个人发挥
邓飞坦言,明白老师在教授个别有关国家的议题时,难免有所担忧,但他相信老师只要因应学生程度、制定好课程纲要,就没有大问题。他指,课程纲要对基础教育而言相当重要,由相关专家撰写,老师教学时依足课程纲要是较恰当、专业的做法。
邓飞强调,基础教育有别于大学课程,老师不宜太多偏离纲要作个人发挥,“唔好用个人意见取代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