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战开打|陈茂波“发力”大谈㓥房、深层矛盾 3招与林郑斗法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早前提出管治者五大条件,破解住房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并表明期盼在国家第二个100年时,香港可以告别㓥房、笼屋,如何解决房屋问题,显然已成为下任特首必答题。
不过,特首林郑月娥之后形容“告别㓥房”说法只是“长远愿景”,港府现时以过渡性房屋等招数应对,被质疑未有正视房屋问题之严重迫切性。另一边厢,同样被视为特首热门人选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连两日“发功”大谈土地问题,指香港够地可供发展,提出修订《城市规划条例》简化规划过程,又预告将公布未来20年土地需求及供应报告。
陈茂波今日(25日)更在网志呼应夏宝龙说法,指㓥房及居住问题绝对“有得搞”,2049年之前必须“告别㓥房”,口径与林郑明显不同,又特别提到香港虽行“两制”,但不代表贫富悬殊是合理,似是意有所指。有建制中人形容,特首战已经开打,陈茂波开出“告别㓥房”期票,比林郑更加进取,相信财爷会继续就此痛点出招。
陈茂波:2049年或之前告别㓥房 林郑:长远愿景
陈茂波在网志上载多张探访深水埗㓥房相片,又陪同基层户落街市买𩠌,认为要解因“住屋难、住屋贵、住屋细”问题,这不止是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对于破解房屋、贫富悬殊等突出问题的方向及态度,陈茂波与上司林郑月娥,至少有三方面不同:第一,林郑对夏宝龙“告别㓥房”期盼,形容是“长远愿景”,政府目前先以过渡房屋、轮候公屋津贴、㓥房租管协助居民,又指造地要全社会动员,不止是特区政府。
相较之下,陈茂波的说法更为具体:“在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就是2049年,即未来的廿多年内,甚至在这时点前,香港必须‘告别㓥房’。”有资深建制派指,陈茂波开出了2049年“告别㓥房”是期票,“林郑只说是‘长远愿景’,财爷一定要比林太更突出,至少有时间表”,这显示陈茂波完全和应夏宝龙说法,以此为工作目标。
提改《城市条例》增效率
第二是陈茂波提出香港其实有足够土地可供发展,但需要简化规划过程,例如修订《城市规划条例》,增加效率。有建制派指问题存在已久,政府一直被诟病城市规划时间太长,例如早前立法会财委会通过10亿元拨款,研究新界北发展,包括皇岗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后释出的落马洲边境土地,由研究到动工花5年,首批居民更要2032年始入伙,反映城规速度太慢,因此陈茂波提出简化规划程席,是正中要害。
有行政会议成员指,一直认为城规会程序叠床架屋,咨询过程繁琐,认同陈茂波提出修订《城市条例》,又相信林郑本身亦不会不同意,只是大家对觅地有不同考虑。
高官指香港有深层矛盾正常? 陈茂波曲线反驳
陈茂波在网志亦提到,不轻易放弃任何土地选项,有建制派认为矛头指向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这正是前特首梁振英力推的建议,但林郑上任后已叫停房协就大榄郊野公园边陲建屋的研究,可见陈茂波的觅地策略,倾向多管齐下,发展郊园边陲绝对是选项之一。
有资深传媒人早前在网台称,某高官在政府内部会议指,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深层次矛盾是正常,结果夏宝龙的一番话,令高官“当头棒喝”。陈茂波今日在网志提及,“一国两制”让香港能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架构去发展,但实行“两制”,并不表示香港存在严重的贫富悬殊是合理的,更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说,须著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亦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有政界中人认为,这段话是意有所指,曲线反驳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很多”,或觉得深层次矛盾是合理,强调房屋问题已经水深火热,不容再拖,政府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跳出过去的框框或路径。
距离选委会选举只有不足两个月,陈茂波近日频频落区,除力销5000元电子消费券,更重要是推销解决房屋问题路线图,且看特首与财爷针锋相对的情况,会否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