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定国谈美国制裁:美国四亿人大多友善 不以遗憾形容去不到美国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过去两年多外访逾20次,希望对外“说好香港故事”。不过,今年4月他被美国制裁,无法再到当地。林定国说不会用遗憾来形容去不到美国,承认与美国合作困难,但交往都要持续,“美国有四亿多人,相信大部分都友善”,交予其他同事肩负接触当地的责任。

林定国指,调解有利于推动更从容的社会。(梁鹏威摄)

林定国回应制裁:美国四亿人大多友善 不以遗憾形容

林定国接受NOW新闻台访问,回应今年4月被美国制裁。他认为对自己不太友善的是美国现届政府或部分政客,“去不到美国,我不会用遗憾来形容”,认为是一个客观事实和挑战,即使自己不能够前往美国,但有其他香港同事、朋友,可以肩负接触当地的责任。

可能对我、同事或香港不太友善的,是美国现届政府或部分政客、部分的人,但美国有四亿多人,反而这个环境下是更有需要去接触,我相信大部分都友善的美国人。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林定国。(梁鹏威摄)

反修例多项临时禁制令仍生效 林定国:看不到撤销理由

反修例期间法庭颁布的多项临时禁制令仍然生效,包括禁止阻碍机场及港铁运作,以及对警员“起底”等行为。林定国认为这些临时禁制令的效果可能跟长远禁制令没分别,很难想像合理的人会认为禁制令有问题,看不到有撤销的理由。

你说见不到(效果),可能正正是因为有禁制令存在,令大家都会记得,这件事是不应该做的,有阻吓力存在。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林定国解释所禁制的行为本身违法,法庭才会批出,违者可构成藐视法庭,令执法更有效。他说如果有人认为被禁行为不合理,亦透过法律程序申索,反问“如果有人认为有需要撤销,我很有兴趣听听理由是甚么”。

我很难想像一个合理的人是会认为这禁制令有甚么问题,或有足够理由跟法庭说这个禁制令不再需要。这些全部都是违反法律的事,我认为为了保障市民大众或保障可能受影响的人,我看不到有甚么理由要去撤销。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
林定国。(梁鹏威摄)

重启政改? 林定国:一步步来 解决经济民生问题

被问到现时完善国安制度后要否适合重启政改,林定国指香港刚刚才安定下来,市民都希望聚焦解决经济民生问题,认为要一步步来,先处理当务之急才做其他事情。

林定国。(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