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扶灵规格有别于郑裕彤 中央对香港资本家态度有变?
回归后,先后有两大地产商创办人逝世,扶灵规格有所不同。九年前,新世界发展创办人郑裕彤获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特首、中联办主任扶灵;九年后,恒基地产创办人李兆基扶灵人同样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随后的是港府两名司长、中联办副主任。规格与去年逝世的另一地产商创办人吕志和扶灵规格相似,现任特首、中联办主任未有扶灵。
近年,中央对香港工商界的要求说得更白,希望企业家挺身而出坚定对香港和国家发展的信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然而,李兆基扶灵规格异于郑裕彤,是否意味九年间中央对香港资本家态度有变?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观察爱国媒体大力推崇李兆基为爱国爱港典范,“从呢个角度睇,我唔觉得扶灵睇得咁重要”,未必可解读成中央对资本家尊重程度不同,亦不觉得想借扶灵表达政治讯息。
李兆基热心公益 多次捐地捐款
人称“四叔”的李兆基,是1970年代冒起的华资商人代表。他早于上世纪80年代成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致力为国家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并勉励青年“学有所长,回馈社会,贡献国家”。
他创立的恒基地产不只参与房地产建设,亦推动社会公益,包括捐地予政府在新界建屋,捐地予博爱医院屯门建长者院舍,其后,捐地供保良局在元朗建青年宿舍。多年来,他亦向多间香港和内地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慷慨捐款。
李家超致哀评价:杰出商界领袖和企业家
李兆基逝世后,特首李家超致哀时形容李兆基是杰出的商界领袖和企业家,对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贡献良多;亦是备受尊敬的慈善家,在教育及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卓越,包括多年来向多间香港和内地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慷慨捐款,热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培育人才。多名局长先后撰文表扬李兆基的贡献。
李兆基扶灵:全国政协副主席、两司长、中联办副主任
十人扶灵名单上亦有多名政商界贤达,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港大校长张翔等。
特首与中联办主任则于设灵时到场致祭,未有在扶灵名单,两人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大殓当天,中央港澳办派出一局局长王振民到殡仪馆致意。
郑裕彤扶灵:全国政协副主席、两名特首、中联办主任
同样是四大地产商创办人之一的郑裕彤,2016年逝世后的8人扶灵名单包括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时任澳门特首崔世安、时任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等。两大地产商创办人扶灵规格不同之处,在于香港与澳门特首、中联办主任有否参与。
吕志和扶灵:全国政协副主席、两司长、三名前特首、中联办副主任
近年逝世的地产商,要数到去年12月的嘉华集团创办人吕志和。当时10名港澳政商界名人扶灵,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两名香港前特首曾荫权及林郑月娥、澳门前特首崔世安、代表港府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代表澳门政府的经济财政司长李伟农、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澳门中联办副主任黄柳权等。
吕志和与李兆基扶灵规格相似之处,在于现任特首、中联办主任未有扶灵,扶灵规格有别于以往郑裕彤。
李兆基扶灵规格有别于郑裕彤 中央对香港资本家态度有变?
近年,中央对香港工商界的要求说得更白,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两度以“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形容香港工商界,直白地提醒他们要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坚定对香港和国家发展的信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共同建设美好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更好发挥作用。
最近一次夏宝龙谈及“爱国爱港”议题,是上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的致辞,他以商人庄世平、霍英东作范例,称前者不惧港英施压升起全港第一面五星红旗,后者的船队在“抗美援朝”突破美、西方封锁,为国家运送大量战略物资。
然而,李兆基扶灵规格有别于郑裕彤,是否意味九年间中央对香港资本家态度有变?
刘兆佳:爱国媒体大力推崇李兆基 不必重点看待扶灵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接受《香港01》访问时表示不想过度解读,不想将扶灵名单与“中央对地产商的尊崇程度”扯上结论,因不知特首和中联办主任当时是否有要务在身,“好难因为缺席,去揣测中央对资本家嘅态度”,形容或许有时“撞啱唔得闲”。
他认为现今复杂政治环境下,中央更加要求企业家展示更多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的承担,维护国家利益,而中央今次对李兆基的爱国爱港情怀已是“赞赏有加”。
李兆基受到中方大力推崇,认为系爱国爱港典范,从呢个角度睇,我唔觉得扶灵睇得咁重要。
刘兆佳认为,整体而言今次北京对李兆基丧礼的规格相当高,爱国媒体对李兆基亦十分推崇,“系咪可以以彤叔(郑裕彤)作为标准,其他人低过标准就等如不受中央尊重呢,我觉得未必”,举例吕志和丧礼也是前特首扶灵,形容待遇亦相当高。
我唔觉得想从呢样嘢表达政治讯息。
他说如果一个资本家不做善事,亦不曾为国家作贡献,“你试下揾个特首扶灵,可能拜祭都费时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