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民建联倡分期补地价及延长短租约 设管理局统筹发展
上周公布的下年度《财政预算案》列明政府将优先为北部都会区投入资源。民建联今日(3日)提出5项倡议,包括政府提供多元的土地发展模式,包括分期补地价、现时“短期租约”形式批地以七年为限延长至至少十五年,方便企业作长远投资规划,并建议研究订立《北部都会区条例》,及设专门公司或北都管理局高层次统筹涉北都发展事宜,以免政出多门及拆墙松绑,以加快北都的发展步伐。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政府应以“战略留白、动态规划”的方式推动北都发展,建议政府尽快将土地以不同形式发展,让产业加快落地,令资金更快“回笼”。刘国勋表示,现时《土地(杂项条文)条例》原则上限制短期租约为7年,建议就发展产业提供特长租约,将上限延长至15年或20年。
他续说,企业对租约仅数年的土地难作规划长远投资,特别是创科新兴产业,强调租约太短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难以支撑企业中长期投资需求。他又认为,政府可以参股形式向企业提供土地,待日后企业成功发展,可以分享相关的成果和利润。另外,政府亦可以将土地招标从“价高者得”转向“产业绑定”或者“建设设计”的“双信封制”(即技术标和价格标”。
倡订北都条例或北都管理局 既拆墙松绑兼由高层次统筹发展
刘国勋表示,北部都会区作为综合发展的都会,涉及范畴多而广,除硬件建设外还包括环境、通讯、创科及产业落地等等,相关工作涉及不同政府部门和法例,建议研究设《北部都会区条例》,在各方面拆墙松绑,为北部都会区发展提供法例上的空间,并设立成立专门公司或机构如北都管理局等,以较高层次统整北都相关的发展,以免政出多门、拖慢建设进度。
他亦建议在北部都会区推行“1.5 级产业园”先导计划。他指出,内地多个城市包括深圳、珠海及东莞等,均先后采用“1.5级产业园”作试行发展,例如深圳大疆天空之城总部,强制使用模组化建筑技术,从设计到峻工仅28个月,如政府参考相关模式,相信可为北都创科发展汇聚人气,同时亦为未来升级和继续发展预留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