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检讨|陈恒镔倡设机制监管编辑责任 赵善恩批报告捉错用神

撰文: 周礼希
出版:更新:

政府日前发表港台管治检讨报告,指港台的编辑管理缺乏有效机制、清晰指引和稳健制度,编辑决定往往依靠个别制作单位自行判断,又指港台未能与顾问委员会建立积极和合作的伙伴关系,让委员会提供意见。同时,本来在数月后约满的广播处长梁家荣近日突然提早离任,原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李百全将于3月1日接任。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认为报告内容清晰反映港台问题,包括编辑权责不清、采购并非以招标方式进行等。他希望港台编辑流程日后有机制处理,不能再只让前线作个人决定,至少要有所纪录,料新任广播处长由政务官担任,或有助推展机制。
港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赵善恩则解释,报告批评港台太依赖“第二类服务提供者”,但那些都是短期聘用人员,有实际工作需要,又指传媒的日常编采决定相当多,如果要加强求真,反而应该精简行政程序,令人手有更多精力做好编采工作。

2月19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以及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通讯及创意产业)梁卓文举行记者会,公布香港电台的管治及管理检讨报告。(欧嘉乐摄)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日前(19日)发表港台管治检讨报告,当中指港台聘用约2200名合约员工和特约服务提供者,指港台欠缺监察和培训制度确保员工的水平和质素一致,又批评港台的编辑管理缺乏有效机制、清晰指引和稳健制度,以确保节目确切履行《约章》。

陈恒镔今早(22日)在港台节目表示,相信公众不会因为报告出炉,对港台的批评就停下来。他认为港台作为公营机构,应虚心聆听意见,期待政府不同的机构亦有所检讨,采较正面的态度审视。他又表示,希望新处长上任时,港台不要出现“黑地毯”招待他。

陈恒镔指编辑流程日后不能只让前线作“个人决定”

陈恒镔又表示,希望日后有机制处理港台的编辑流程,不能只让前线作“个人决定”,至少要有所纪录,如果所有责任都在前线身上亦不公平。至于报告指港台没就编辑方针主动向顾问委员会征询意见,他认为现时的运作机制有如将顾问委员会弃于门外,强调认为港台与顾问委员会双方有主次关系。

至于由政务官担任新处长,没有节目制作经验会否对港台不好?陈恒镔认为最重要是有机制落实,相信政务官有其好处,可能会有更好的转变。至于是否一定要有传媒经验才行?他表示,梁家荣亦曾有丰富经验,但检讨报告都列出港台有不少问题。

港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赵善恩(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检讨报告指港台有大量“服务提供者” 赵善恩:人手不足有实际需要

港台管治检讨报告指港台有大量“第二类服务提供者”,港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赵善恩则指,港台一向缺乏人手,尤其接手了电视频道的工作,他们工会已多次要求增加人手,都未获当局热烈回应。

至于报告指港台没有清楚解释编辑决定等,赵回应时强调,包括港台在内,没有机构会不受约束,但认为在追求真确性方面,如果要求提交编采纪录是“捉错用神”,分薄前线人员的精力,认为行政程序反而精简更好。

报告提到要加强广播处长“总编辑”的角色,赵善恩认为会有此趋势,但她表示日常的编采决定本身相当多,而且港台以往一直有层层上报的做法。她亦强调,编采自主并非不受制约,港台已有《香港电台约章》、通讯事务管理局的责任,亦有专责处理针对节目的投诉。

赵善恩又指,新任广播处长李百全没有传媒经验,其工会经常提出,港台管理层应该有传媒经验,因为很多编辑决定,例如要令听众、观众能更易吸收节目等,需要的经验难以一蹴而就。她亦认为,如要继续维持港台的公信力等地位,在现时资讯瞬息万变的时代,敢于创新比官僚保守文化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