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三权配合”论惹议 本研社翻旧帐:谭惠珠最早提三权分立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昨日(8月31日)回应通识科教材为何会删去三权分立篇幅期间,指香港不论1997年回归前后“皆没有三权分立”。特首林郑月娥今日赞同相关说法,又指《基本法》之下香港确实无三权分立,而是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互相制衡、配合。本土研究社今日(9月1日)“正本清源”指,在本港立法机关中首次有人提出“三权分立”,是出自1984年,由时任亲英派立法局议员、现任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所提出。她指,要维持未来香港安定与繁荣,有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
支持“罗保动议” 指香港安定繁荣源于三权分立
本土研究社在fb专页引述立法会文件指出,本港立法机关最早有纪录说“三权分立”,是在1984年3月14日,由当时亲英的立法局议员谭惠珠提出。事缘当时中英谈判前景未明,当日立法局会议,时任议员罗保(Sir Rogerio Hyndman Lobo)提出动议,指“在任何关系到香港未来的事务未有共识前,这个议会应该被视为讨论的地方。虽然讨论后的结果未必会落实,但这才是香港人真正意愿和声音。”
谭惠珠当时以广东话发言支持动议,指当时很多港人都担心是否需要移民,认为港人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中英双方的考虑,以及表达意见:“督宪阁下,维持香港安定与繁荣,有赖法治、经济和人民的行动自由,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当然中国与英国亦有诚意保持香港的安定与繁荣,从而保持香港市民及和香港有通商或其他关系的各国人士之信心。”
谭惠珠在八十年代投入政坛早期,曾予人开明派的形象,立场亲英,曾主张限制警权、关注回归后的人权议题,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期间,曾代表英方发言。不过于1990年,谭被揭发身为交通咨询委员会主席,同时拥有从事的士牌炒卖活动的“先达的士公司”股份,而且未有申报,涉及利益冲突,并向跟进事件的传媒施压,被质疑干预新闻自由。其后谭惠珠立场转为亲中,曾加入港进联(2005年与民建联合并)。
2015年9月,时任中联办主任张晓明表示特首超然于三权,谭惠珠支持其说法,指言论是“忠于起草《基本法》时的讨论,以及中央对香港政治体制设定原则”,又反驳民主派指,“超然”不等同于“凌驾”三权。2016年立法会宣誓风波,政府入禀挑战梁颂恒、游蕙祯议员资格,被质疑以司法干预立法机关,谭惠珠称“三权分立”并非香港制度,只是一项法院判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