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北京一个政治考虑 郑若骅、李家超避过撤换一刀
港府高层大地震,盛闻短期内一次过撤换4名局长,其中刘怡翔、罗智光等在问责班子中民望算不俗,反而去年主责反修例工作的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及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一直成为民主派的狙击对象,民望屡试新低,两人却“有得留低”,究竟是甚么原因?据了解,这是源于北京的一个政治考量。
官员换血,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换入在施政上的有能之士,例如有工作才能、经验特殊的专责官员,二是透过换人带来新气象,改变市民对管治团队之观感。今次大规模换血,明显属于后者。
然而,今次林郑班子“换血”,可以留下来的官员当中,若论近年引发最多政治炸弹的人,郑若骅应被排在首位。她未上任时已闹出与丈夫住宅僭建风波,本被期望推动本港仲裁业发展,却被指涉嫌未申报上任后仍有参与三宗仲裁案件。郑若骅的民望长期位于所有司局长中之最低,其支持率净值一直处于负数,4月初民调的支持率净值更低至负63个百分点,大幅抛离所有司局长。
至于保安局局长李家超,由于处身反修例风波的风眼,民望由去年4月开始下滑,在最新民调虽略有回升,支持率净值仍是负40.8个百分点,是所有局长之中最低者。
不换主责修例官员 免予人问责追究观感
今次盛传被撤换的四人,财经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的民望在三司十三局中排第2高,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罗智光排第7,而创科局局长杨伟雄排第10,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排第11。
说到底,问责官员大换血,除了民望,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消息指,今次林郑内阁换血,是希望予人注入新气、重新出发的感觉,所以换走常被批评对业界“不熟书”的杨伟雄、年龄相对较大又闹出过涉嫌“偷步买楼”及漏报按揭利益事件的刘怡翔,以及民望长期低位徘徊、受到网民针对的刘江华;反之,如果撤换郑若骅及李家超,给市民的印象是为修例风波问责,“这样便等如向反修例阵营投降,等如全盘否定修例工作,以及否定警方多场驱散镇压暴力示威集会的行动,基于这个原因,郑若骅、李家超一定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