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风声】局势烂尽反促成23条上马? 建制消息:料明年底亮剑

撰文: 沙半山
出版:更新:

特首林郑月娥刚完成一年一度的访京述职行程,中央领导人形容其在非常时期展示勇气和担当,中央充分肯定、坚定支持林郑和特区政府施政。该番评语被视为北京对林郑去留的“判词”,港府至少在短期内也不会换帅。
有资深传统建制派人士表示,北京研判香港局势是从“整个棋盘来布局”,既然敲定林郑的去留,其他对港策略也必已有定案,包括如何防范类似的政治风暴重临,以及长远维持香港有效管治之法。该人士认为,基于三个考虑,北京势命林郑于余下任期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

该三大考量是:

(一)北京研判,今次反修例风波之所以一发不可收拾,除了港府应对无方、香港深层次矛盾的民怨沉积太深等内部因素外,还有外部势力在背后煽火的外在因素,甚至将事件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审视,所以如果要杜绝灾难重演,北京必从堵塞国安漏洞的方向入手,23条立法成为“最迫切的任务”。

(二)香港的局势已烂透,暴力示威冲突之根已种下,纵使过去多月大规模式的街头火并场面消息,野猫式或偶发式的冲突事件仍会不断上演,香港已不可能在短期内回到昔日局面,北京会认为,既然推不推23条也是乱局,何不索性为这个困扰京港十多年的争拗画上句号?

(三)林郑民望已跌至谷底,以当前局面亦无连任的后顾之忧,反而是推23条上马的最佳人选,“如果下任特首做得顺风顺水,会心甘情愿‘为国捐躯’推23条吗?如果林郑在离任前‘展现担当和勇气’完成23条立法,反而在北京眼中是戴罪立功。”

该名资深传统建制派中人表示,现在距离立法会换届只有十个月,且一般立法会在七月中便休会,时间上已赶不及为23条立法,故最快料于今年底,立法会选举尘埃落定后“亮剑”。

2018年7月,民阵发起游行示威,批评当局动用社团条例取缔民族党,等同“23条”再现。(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香港政局平顺时,林郑尚且不敢硬推23条,如今一场反修例风波,港府深陷入弱势被动的泥沼,反而敢“逆民意”而动?该名建制派人士指,这场政治风暴太震撼,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崩坍式大败更令北京对香港管治出现前所未见的担忧,“今次对港策略大验身,不会再是小修小补式,而是翻天覆地式,北京觉得个局面反正已烂到这个地步,还有甚么不敢踫?”

该人士又补充,23条立法只是北京现时考虑中的其中一步棋,“双普选”争拗、特首实质任免机制、确保公务员效忠等亦在议程之上,“2014年占中之后,北京仍会讲青年工作、国民教育等下层式工作,今次好唔同,无人再讲青年工作,反而一窝蜂向宪制的上层架构做工夫,发球权全部握在北京手上。”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月闭幕,四中全会会议公报多个部分提及香港,其中提出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等。(新华社)

上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健全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其后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发文“解读”,指香港尚未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也未设立相应执行机构,是近几年来“港独”等本土激进分离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又强调,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已成为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面前的突出问题和紧迫任务。”

林郑日前见传媒总结述职行程时,被问及中央有否施压就23条立法,她回应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及发展利益是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但过去引起不少争议,因此政府须“审时度势”,在好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