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公投牌成泛民“杀手锏”? 成名:须符三大条件
区议会选举即将到来,而社会的撕裂对立更趋严重,交缠成一股紧张而微妙的氛围。曾在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竞选团队担任“军师”罗永聪日前受访时,建议社会可用“公投”心态看待今次选举,视之为一场“总表态”。
《香港01》访问两位政治学者,评估泛民打“公投牌”的可行性。其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指,建议值得考虑,但认为如公投要做得最有说服力,须符合三大条件:包括由民主派政党联席发起、设定清晰公投议题、有大学民调支持。他认为,一场成功的“公投”可作为一个温度计,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指标向政府施压。
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则对“公投”持保留,认为目前的民意已经相当清晰,而过去数个月政府亦拒绝正视政治诉求,即使通过变相的“公投”表态,能否带来实际效果,仍属存疑。
成名:如达公投效果 可作有效“温度计”所谓“公投”牌,即将今次区选设定为一场对某特定议题的表态,例如是否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支持五大诉求,甚至对现届政府的一次立场展示,变相模糊化各候选人的独特性,而突出泛民与建制的二元对决形势。
成名指出,建议可以考虑。他认为,如果是次区选成功做到公投效果,不单可在下届特首选委会中多取117席,亦可以对政府施加更大压力:“(选举结果)可以加多一个温度计,向政府明确表示公众唔收货,必须切实回应民意。”而无论如何,当民主派可以在区议会取得更多议席,至少区议会也无法再做政府的“啦啦队”,泛民的地区桩脚也会更强,对明年立法会选举更有利。
成名建议,如果要让公投做得更有说服力,需达到3个条件:
1. 组成一个较具代表性的非建制团体,例如由泛民主派发起,组织一个公投联席会议;
2. 公投议题要够清晰,例如是否坚持五大诉求,或是否支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甚至对现届政府的立场表态;
3. 掌握了清晰的议题后,委托具公信力的民调机构,例如大学民意研究所,作一个公投民调,问两个范畴问题:一,是否同意今次选举作为一次变相公投;二,是否同意以有关议题作公投单一议题。当得到六、七成同意,就可以考虑启动。
不过成名提醒,现时距离选举只有一个多星期,一切来得很急,做之前要考虑清楚有没有足够时间酝酿。
马岳:“公投”成败难有客观标准 政府拒回应民意也无用
马岳则以较审慎的角度看待“公投”的建议。他表示据观察所得,现时已有部分民主派区选候选人尝试将政治议题,捆绑在选举之上。不过因为今年的政治气氛本身已趋于对立和壁垒分明,比2003年更甚,到底再将政治诉求捆绑在选举之上,还有没有实质作用,他抱疑态度。
他又指,反修例抗争爆发5个月以来,不论是民调还是街头抗争,显示出的民意已相当清晰,例如对警方执法手段的不满、政制的不民主等。“但政府到今日都refuse to acknowledge(拒绝承认)呢啲问题,唔肯面对,就算通过区选表达咗意见,系咪真系帮助到扭转局面呢?”
马岳同时指,一场“变相公投”的成功与失败,本身就难有客观标准:“把尺喺边?赢多几多议席,先系足够表达民意呢?到底嬴200席、220席、230席,有冇好大分别,会迫令政府听从民意呢?”